啾啾文学网 - 科幻悬疑 - 武夫当国在线阅读 - 第53节

第53节

    张一鏖只好马上退出书房,来到通讯室去拟电文了。

    北京外务府衙门发出来的电文,在当天下午的时候便发到了直隶总督府。

    张镇芳看完这份电文后觉得有些奇怪,好端端的怎么会为了这等小事如此严重的对待?

    张一鏖在拟这份电报内容的时候还是留情了一些,并没有把事情交代的太严重,只是简要的说了袁世凯的态度,也提及了“若是办不好便让曹锟去办”的意思。正因为如此,这才让张镇芳一时摸不着头脑。

    思来想去,张镇芳猜测其中是不是有什么误会,于是没有急着遵照电文的命令去办事,而是先又回了一封电文,把滦州的事情前前后后详细的描述了一番。

    当然,他自己对滦州事情也了解的不多,无非是上次袁肃派来专员介绍的情况。所以在这封回电当中,他仅仅只是把袁肃派来专员的话复述了一遍,说是滦州发生过严重匪患,又经历了几次革命的折腾,人心惶惶、民心不安,所以联名请愿希望留下袁肃来维护本地治安。

    他还特意强调了滦州官民的请愿信,说一共有一百三十多封请愿信,这些信函目前就在直隶总督府,若大总统需要过目,自己随时都可以快邮到京城。

    毕竟这是“自己家里”的事儿,袁世凯因为这个表侄子生气,当长辈的肯定还是要转一个弯,先说几句歇火的话。谁知道这是不是表兄一时气恼,万一真把事情办绝了,等表兄冷静下来后又觉得不该下如此狠手,到时候对谁都不好。

    归根结底,张镇芳是一个守旧的人,观念上还是“家天下”时的那一套,总觉得不管是多大的事情,自家人总能有商量的余地。

    发出了这封回电之后,他紧接着又派了一封电报到滦州,把北京派下来的命令告知给袁肃。不管这件事究竟是怎么一回事,让袁肃提前知道这个消息,有错则赶紧改正,没错也好有一个准备。

    第20章,独立事宜

    在张建功带领七十九标第三营灰溜溜的登上火车出关后,滦州的局势完全掌握在袁肃一个人手中。从这天下午开始,包括陈文年在内的所有留在滦州的七十九标官兵,他们都很清楚今后的前途和命运全得仰仗这位“袁世凯的侄子”了。

    对于袁肃而言,当务之急最迫切的问题就是确立这支独立部队的名份,一方面是获得官方的认可,最起码也要是直隶省府记录在案的编制;另外一方面则是奠定滦州的民心基础,取得滦州各阶层人民的认可。

    有了这两样名份,才能保证这支部队的合法性,以及在面临袁大总统质问时能更有底气。

    事实上在之前的几天时间里,陈文年早已经在构思独立之后的组织框架,其中就涉及到部队未来的番称。就在这天傍晚的时候,他便找到袁肃商讨这件事。

    这份组织框架首先明确规定了部队的性质,属于地方防务部队,通俗点说就像是前清时期的练军、巡防营之类。此外在管理层上,陈文年建议直接军政合一,取消滦州共和政府,仿效南方诸省的政治制度,重新成立为军政府。推举袁肃为滦州军政府主席,王磷同则担任军政府下属民政部部长。

    军政府的路子显然是最有保障和最方便的办法,前者可以名正言顺获得军费来源,后者不仅可以有效的安排各项命令,同时还能尽快给这支部队一个合法的名份,除此之外对上面也好有一个交代。

    如果说是在两个月前,不用陈文年提出这份框架,袁肃也会按照军政一体的方法来掌控滦州大权。只可惜两个月前他们没有独立,而现在他们独立了情况却又有所不同。

    只能说陈文年这几个月一直埋头七十九标标内的事务,对滦州的情况并没有深入了解。要知道王磷同一个从四品大员在滦州任上干了三、五年之久,至今还得看地方豪绅的脸色行事,寻常只有豪绅巴结“县太爷”,轮到“县太爷”巴结豪绅那可就不寻常了。由此可见滦州的情况有多么错综复杂。

    袁肃想要的不是军政合一,而是军权控制政权,如此以来可省去更多的麻烦,而且对外面也能有一个更体面的说法。他一个外来人刚来到滦州才不久,竟如此大刀阔斧的折腾,本来脱离二十镇的事已经闹到京城去了,若是引起滦州豪绅不满,利用各自的关系把这件事愈发闹大,结果肯定会更糟糕。

    留着一个“完整的滦州政府”,对彼此来说就能留着一份体面。

    不仅如此,就目前的形势来看,他必须拉拢滦州的官僚阶级站在自己这边,才能有效的遏制乃至控制滦州士绅阶级。既然当初他答应过王磷同,保证其滦州首长的位子,那这个傀儡的位子就留给王磷同好了,有王磷同为首的官僚集团,再加上张举人等人的支持,足以压住其他怀有异心的大豪绅。

    因此,在听完陈文年的介绍后,袁肃没有接受这部分的计划。他没有打算告诉陈文年真实的原因,只说眼下很多事情还未落定,一切都要尽量低调处理,不要过于招摇。军政府之事容后再议,优先拟定部队重编后的构架和名义。

    陈文年没有想太多,现如今袁肃是长官,自己自然要学会服从安排。

    当然,袁肃同样考虑到陈文年的感受,因而并没有在陈文年面前摆架子,相反还虚心听取了对方提出的建议。关于陈文年的组织构架方案,除了政治部分之外,其余的安排他都表示赞同,并交由陈文年来负责进一步落实下去。

    经过短暂的商议,袁肃决定将部队的番称暂定为“滦州治安团”,自任为滦州治安总司令,陈文年为治安团总参谋长。麾下两个营的编制并无太大更改,即便有变动也只是称谓上的变动,比如营管带改为营长,队改为连,队官则改为连长等等。

    第一营从小坎村调回城内,接替第三营进驻在标部大院。之前一直藏在第一营的重机枪、弹药等军火物资,也随着第一营一同转移到标部大院。

    赵山河除了担任第一营营长之外,还兼任滦州城内警备长官,虽然表面上来看仅仅只是一个虚衔,但是袁肃却对此另有安排。

    至于小坎村的营区并没有撤掉,第一营留下一个连继续屯住这里,一则是保证之前防务计划的继续执行(安山镇、石门镇巡防任务),二则是袁肃有意将小坎村发展为一个民兵集合点,三则是今后进行扩军时还用得着这个营盘。

    第二营依然驻扎在鸣嘡镇,何其巩同样有一个兼职,那就是治安团总教官,不仅负责文化教育,等到规模制式确立下来后还会负责全团的日常操练工作。

    这些重整工作全部都是在半天之内完成,有了完整的体制,就有了获得正式名份的基础。

    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,袁肃暂时没有对外公布治安团的消息,甚至都没有向王磷同打一声招呼。毕竟这个环节还有许多没有落实的事情,尤其还要等待来自北京方面的责问。

    虽然一天、两天过去了,北京依然没有动静,袁肃自己也希望北京那边能淡忘这件事,可是他心里却很清楚,不管袁世凯是什么态度,这位叔父无论如何都会过问此事。他之前没有理会返回保定的通知,这肯定已经在袁世凯心里记下一笔,再加上现在这档子事,免不了是要引起叔父的注意了。

    待到能够避过叔父这一节,再大肆宣传治安团的消息也不迟,当下所有事尽可能低调。

    到了四月一日这天傍晚,通讯处忽然接到保定发来的电报,第一时间呈交到袁肃手里。

    袁肃的办公室已经搬入标部营楼,此时他正在准备明天一早第一期民兵结业典礼的讲话稿子。虽然给民兵训练办结业典礼有一些过于形式,但为了进一步拉拢民心,这样的形式是很有必要的。结业之后,这些民兵也是普通“老百姓”,利用这些“老百姓”的影响力,可以有效的铺垫治安团在滦州的人心,从而获得滦州民间的认可。

    通讯处的勤务员把电报送到办公室门口,杜预接过电报先看了一眼,随即匆匆忙忙跑进屋内转交到袁肃手里。

    “大人,大人,保定来的电报,袁大总统好像……好像要惩办咱们了。”

    “什么?”袁肃停下了手中的钢笔,抬起头来凝神看着杜预。

    “您看,电报。”杜预也不多说,直接把手里的电报放到了袁肃面前。

    袁肃拿起文件仔细过目了一遍,脸色一时阴晴不定。这份电报是张镇芳发过来的,而按照张镇芳的描述似乎事情并不严重,可是他仍然从电报的内容当中看出了一些倪端。

    张镇芳既然提到曹锟,单单这一点足以说明问题的严重性。

    他仔细又繁复读了几遍这份电报,大致了解北京方面的意思,也弄清楚了张镇芳的意思。这实在是一个令人难以琢磨的情况,袁世凯勒令他尽快回北京,张镇芳则让自己赶紧发一个电文认错,把该交代的事情统统交代清楚。

    “这下真是麻烦了。”

    “大人,我们该如何是好?袁大总统都说您要是不回北京,那可就要让曹统制亲自来滦州带您回去了。这,这可是在警告大人您了。”杜预连忙说道。经过这几个月的自学以及在随营学堂里的学习,他的文化水平已经得到了可观的改善,正因为如此才在看过这份电报后,很快意识到情况的不对。

    “你别慌,未必没有回转的余地。”袁肃冷静的说道。

    事实上,在第一遍看完电报的时候,他的脑海里已经闪过一个念头,要想解决这件事,关键还是要好好利用自己与张镇芳的关系。不管怎么说,他是袁世凯最近才认可的侄子,但张镇芳不仅是位高权重的一省总督,而且与袁世凯又是几代人的亲戚,无论是资源还是资历,都要比自己更有说服力。

    更重要的是,他从这两次与张镇芳信电往来中,已经很明显的可以看出对方对自己的关照之意,这个时候若不请张镇芳出面帮忙,自己还能请谁帮忙?

    他不指望张镇芳能义无反顾的站出来保自己,只需要张镇芳能将自己的解释代为转告到袁世凯那里即可。就算结果仍不理想,最起码还是可以留下一条安身立命的后路。

    在这份电报里,张镇芳提到了关于袁世凯介怀“与洋人合作”的事情。

    当然,这只是张一鏖在拟电报时故意避嫌而用的措辞。不过就算如此,袁肃还是敏感的察觉到这是袁世凯动怒的关键原因。虽然他不清楚袁世凯为什么会这么不满自己与洋人合作,但眼下显然顾不了那么多,无论如何也要先把这件事解释清楚才是。

    他倒是很庆幸,幸亏当初自己拒绝了彭加勒的帮忙,若是洋人堂而皇之的插手此事,只怕非但不能帮上忙,还会让袁世凯更加恼火,只怕到时候真正没有一丝一毫的回转余地了。

    第21章,公所典礼

    “袁大人,您打算怎么办?”等了一会儿,杜预见袁肃没有下文,忍不住担心的问道。他虽然很担心自己以及治安团的前途,但更加担心袁肃会遭到袁世凯处罚。

    “我得赶紧写一封电报,你先出去,让陈文年半个钟点后来找我。”袁肃从沉思中回过神来,有条不紊的对杜预吩咐道。

    “是,我这就去。”杜预应了一声,随即快步退出了办公室。

    袁肃沉思了一会儿,继而提笔开始拟下解释的电文。关于与洋人合作的事情,他只说是受滦州官绅的委托,为滦州民防代购一批军火,所以才联系到天津东方汇理银行。为了不节外生枝,他同时还强调所订购的军火全数配给滦州民防所用,一切关于民防的收支都由滦州政府民政长记录在案,随时可待查证。

    虽然这份电文写的有些不地道,他几乎把所有责任都推到王磷同和滦州豪绅身上,甚至还提到是王磷同找到东方汇理银行的买办。至于与洋人勾结一说,纯属是宵小之徒诬陷,他郑重表示自帮忙代购军火之后,自己便再无与洋人有所联系,其余之事尽皆是滦州地方政府引进外资,邀请洋商来滦州投资开办矿场,仅此而已。

    写完了这份电文,他暗暗叹了一口气:也只能先委屈一下王磷同了。

    既然袁世凯介意与洋人合作,为了彻底解决这个问题,最好并且最有效的办法那就是彻底与洋人撇清关系。反正彭加勒、史密斯博士等人在滦州开矿是有一套合法手续,相信这套手续正是张镇芳亲自批拟,所以就算把这件事全部推到王磷同身上,上面真要调查下来,查到省府时就会被张镇芳应付过去,到时候也断然不会累及王磷同。

    退一万步来说,就算这件事绕开张镇芳查到王磷同身上,王磷同也是按章办事,并无任何过失。而无论是北京还是直隶省府派来调查的人,任谁都不会轻易得罪洋人,这件事最终还是会不了了之。

    至于史密斯博士私底下挖掘古董的行动,如今还仅仅是勘测阶段,再者一方面有开矿做掩护,另外一方面洋人自己也会懂得保密,一段时间内肯定不会被人查出马脚来。

    电文刚刚拟好,办公室的房门便被敲响了。

    袁肃知道一定是杜预找来了陈文年,于是向着门口应了一声:“进来。”

    陈文年与杜预一前一后走了进来,在来的路上,他已经听杜预简单说了关于保定发来电报的内容,此时脸色显得很凝重,进门之后迫不及待的问道:“梓镜,你打算如何应付此事?”

    袁肃不慌不忙的站起身来,说道:“公台兄毋须多虑,我自有处理的办法。不过这件事还需要公台兄你能助我一臂之力,辛苦你明日一早亲自去保定走一遭。”

    听到这里,陈文年知道袁肃是希望自己去面见张镇芳。只是他很怀疑这么做是否有用,他只不过是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,治安团总参谋长仅仅是一个虚衔,并且就连这个虚衔都得经过张镇芳批准后才算数,现在这个情况自己去见张镇芳能有什么其他的附加效果吗?

    “梓镜,此事你当真有把握?”沉思过后,他冷静的询问道。

    “如果我说有把握那是骗人的话,但事到如今,不管怎么说也一定要试一试。之所以让公台兄你去一趟保定,不为其他,只是希望能仰仗公台兄你的思辨之才,妥善应对这次会面,不至于有什么错漏之处。眼下我们每一步都得小心翼翼的走,稍有不慎只怕再也没有回头的机会,所有一切都是为了保险起见。”袁肃冷静的说道。

    “我明白了,那么,我在见到张总督后该说些什么?”陈文年沉稳的说道。

    他听明白了袁肃的意思,虽然心中有几分埋怨,毕竟事前袁肃口口声声说十拿九稳,可事发才几天的时间,现在却又说没把握,实在是有些过分。但话又说回来,正如袁肃先前所说的那样,“事到如今,不管怎么说也一定要试一试”,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之前付出的一切都打水漂。

    袁肃把目前的情况简单说了一下,又把刚刚写好的电报拿给陈文年看了一遍。

    “既然我叔父很介怀与洋人走在一起,这次你去保定的主要目的,正是要彻底解释清楚我们与洋人的状况,但凡能撇开的事都撇开,尽可能消弱这件事的影响。”他说道,

    陈文年看完电报后,脸色渐渐有了变化,他早先是知道袁肃与洋人来往,但并不清楚双方到底有什么合作、有什么交易,唯一听说的就是袁肃从洋人那里代购了一批军火罢了。然而,不管除了军火之外还有没有其他方面的来往,他都觉得袁肃完全没必要与洋人沾上关系。现在因为这件事出了差错,让他多多少少感到着急。

    不过他没有多说什么,自己之前没有出言警告,现在再说一些埋怨的话,不仅于事无补,而且还显得有“马后炮”的嫌疑。

    “那好,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其他要交代的吗?”

    “如果张总督那边没有太激烈的反应,到时候公台兄顺便提一提我们治安团番号的事,这件事越快办妥,对我们越有好处。”袁肃补充的说道。

    事实上,向张镇芳索要番号才是派陈文年前去的主要目的,只要张镇芳批下番号,到时候治安团不仅可以名正言顺驻守滦州,同时更意味着张镇芳要对治安团负责。袁肃正是要利用这一点把张镇芳拉下水,之后即便北京方面还要继续追究此事,张镇芳同样脱不了干系,换句话说张镇芳必然会全力周全此事。

    “我知道了。我现在就派人去火车站安排车票。”陈文年意识到袁肃的用意,心中总算稍微松了一口气,当务之急就全靠能否说服张镇芳了。

    四月二日一大早,袁肃先送陈文年到火车站,临行前又语重心长的叮嘱了一番。

    陈文年只是简单的点了点头,随意应了几声,然后带着几名随员登上了火车。

    回到标部大院,袁肃收拾了一下心情,准备启程前往南城郊出席第一期民兵结业典礼。

    不过在出发之前,他还是去了一趟通讯处,决定把昨天晚上发到保定的解释问题的电文,再补发一封到北京去。不管怎么说,毕竟顶头的压力来自北京,纵然他现在要积极跟张镇芳打好亲情牌,但也不能把大总统叔父不当一回事。

    考虑到这里,他将昨日的电文稍微修改了一番,然后交给通讯室直接发往铁狮子胡同外务府衙门。安排好这件事后,他才带着几名随员乘马前往民兵督练公所。

    结业典礼定在上午十点钟,袁肃还算准时赶到训练营这边。

    昨天的时候,郭文远、葛金章特意安排民兵布置了一下典礼现场,并且也专门派人到滦州各县各镇传达消息,好让第一期民兵们的家属知道这件事。

    此时训练营的外面已经聚集了不少老百姓,这些老百姓都是民兵的家属,特意一大早赶进城来观礼。对于这些民兵家属们来说,他们并不在乎这只是一次民防训练,既没有官方的认可也没有任何荣誉表彰,但既然督练公所如此郑重的在今天举行典礼,自己肯定还是要到场为家中的男丁捧场助威。哪怕抛开这些不算,两个月不见亲人,今天也应该前来迎接回家。

    袁肃在大门口下马,郭文远、葛金章、高顺以及其他几位督练公所的总长出门迎接,在众人的簇拥之下他径直的来到了训练营小操场。

    正如往常一样,因为小操场面积太小,五百名民兵们只能把队伍延伸的排到外围巷道、胡同里面。也正如往常一样,民兵们一个个挺胸立正,队列保持的整整齐齐,所有行李和私人物件全部打成大小一致的包袱背在身后,一眼望去十分有威仪。

    站在临时搭建的主席台上,袁肃心中有几分感慨,他对这一批民兵训练的效果很满意,从某些方面上来说,这一批民兵已经大大超过七十九标的正规军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