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22章

    秦不闻挑眉:宋云泽?

    冯二狗摇头。

    宋谨言?

    冯二狗仍是摇头。

    秦不闻皱皱眉,没了耐性:到底是谁!?

    是我秦祖宗啊!

    冯二狗又拍了拍胸脯,声音高昂。

    秦不闻差点被冯二狗一口老血闷出口:你秦祖宗?

    秦不闻已经死了,你还不知道?秦不闻出声提醒。

    那又如何?冯二狗似乎不太想提这件事,晃悠着腰间的弯刀,即便死了,我秦祖宗也是这曜云最得势的亲王,那双王在他面前,就是狗屁!

    秦不闻气笑了:所以你一直仗着长安王的势,掌管着寨子?

    嗯!冯二狗点了点头。

    这下秦不闻可算是明白了。

    冯二狗其实并未在朝堂借势,只不过这名头说出去了,来平寨的臣子们肯定都要多思量几分。

    就像季君皎说的,没有人愿意做这个出头鸟。

    即便不知道他到底借的是谁的势,只要够唬人就够了。

    若是之前来平寨的臣子们得知,这冯大当家借的竟然是早已死去多年的长安王的势,估计得一口老血喷出来!

    罢了,如今这些都不重要。

    当年,秦不闻收留冯二狗,只不过是看他可怜。

    浔阳当时百废待兴,她时常奔波各处,各地辗转,遇到冯二狗时,正值地方蝗灾不断,冯二狗假装神棍,四处骗吃骗喝。

    秦不闻遇到冯二狗的时候,他正被几个庄稼人拿着各式各样的锄头农具,拳脚相向。

    打死你!打死你个神棍!敢骗俺们钱!不想活了吧你!

    小小年纪,居然敢骗人!今天非要把你打残不可!

    把他舌头拔下来,看他以后还敢不敢招摇撞骗!

    几个庄稼人围着一个瘦弱矮小的男子,男子的怀里抱着半块小饼,不肯松手。

    秦不闻路过时,令马车停了下来。

    这年头,灾害不断,人人不得安生,不少百姓甚至易子而食,处境凄惨。

    这样的场景,秦不闻见得很多。

    宴唐曾告诉她,她救不了所有人。

    即便她帮助再多的人,也还有许多她看不到的百姓孩童受苦受难。

    她要做的,是给天下一个海晏河清,四海承平。

    但是,秦不闻仍然是停在了冯二狗面前。

    她说,我没见到的人,我救不到。

    但如今这个,我既然见到了,便总能帮一把。

    她替冯二狗解了围。

    给了那几个庄稼人几吊钱,又给那矮小瘦弱的男子一些银钱,那些钱足够他生存一些时日了。

    往后的生死造化,便看他自己了。

    秦不闻敲了敲车框,让马夫继续前行。

    走出去几里地,是身边骑马的宴唐走上前来,对着马车中的秦不闻清声开口:殿下,那个孩子还在跟着。

    秦不闻掀开车帘,便见那男子一瘸一拐,身形瘦弱,远远看上去,像是一根竹竿,风一吹就会倒地不起。

    她微微蹙眉。

    马车缓缓停下。

    秦不闻撩开车门,下了马车。

    那男孩就站在秦不闻不远的地方,一双黝黑凹陷的眼睛,深深地看向她。

    叫什么名字?

    那男子噗通一声跪在地上,声音稚嫩虚弱。

    冯、冯二狗

    第312章 我笑满堂谏官无胆!

    那是秦不闻第一次见冯二狗。

    周围密林丛生,饿狼环伺,秦不闻动了恻隐之心,让他跟着回了浔阳。

    浔阳路险,冯二狗一路上不吭不响,半点怨言都没有。

    是后来宴唐告诉她,冯二狗不会骑马,又不敢坐马车怕冲撞她,只能亦步亦趋地跟在她的马车后面,那草鞋脚底,磨出血泡又擦破,拖了一地血渍。

    那时,秦不闻便觉得,冯二狗这人,心狠,对自己更狠。

    浔阳二百里,那时的冯二狗虚弱瘦小,可他硬是一步步地随着秦不闻走了回去。

    秦不闻收留了冯二狗。

    她发现冯二狗胆小却聪明,那种聪明跟宴唐不同,他并不精通朝堂之事,却在她的长安王府,借着左右逢源,过得挺滋润。

    秦不闻倒是不很在意这些,能靠着手段,在这般戒备森严的长安王府生存下来,也算是他的本事。

    变故发生,是在几个月之后了。

    当时她奉命回京述职。

    冯二狗说想去京城见见世面,秦不闻便也让他跟着去了。

    只是朝堂之上,宋谨言却被双王针对,下不来台了。

    那一日,朝堂半数谏官上奏,说曜云多地灾害四起,尤其是浔阳,蝗灾遭遇旱灾,百姓民不聊生,苦不堪言。

    他们批评宋谨言治理不当,救灾之策多是无用之举,不见成效。

    那一日,半数谏官手持笏板,纷纷跪地,诤臣台官,直言不讳,气氛剑拔弩张,硝烟四起。

    宋谨言高坐龙位之上,神情紧绷,袖间的指骨也微微泛白。

    嗤

    那一片死寂的朝堂之中,只传来了一声极其淡漠的嗤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