啾啾文学网 - 都市青春 - 捡个竹马去种田在线阅读 - 第214章

第214章

    可牛智信和随心又都舍不得丢掉那辆从坡底村推出来,跟了他们一路的独轮车,便只好放些棉被衣服之类不重的东西,仍由随心推了跟着骡车走。

    牛家的第二辆骡车便没有汉子赶车了,随心媳妇便坐上了车辕,道:“我来赶吧,弟妹你坐车里照顾随意。”

    随意媳妇便不安地左右为难,上车不是,不上车也不是,最后只默默地坐在另一边的车辕上,看大哥随心给大嫂教赶车的要点,自己也默默地记在心里。

    牛老太和小青不用坐叶家的车了,素雪几个轮换坐车的时候就多起来,几乎都可以全程坐车上了。

    这天中午,素雪和汪泽然轮换着坐到了第二辆车上,与叶老爷子坐在一起。

    叶老爷子坐在车里,身子懒洋洋地靠在装了花种子的筐子上,手却并没有闲着,他拿着芦苇条在编东西,只是刚开了个头,也看不出来编的是什么。

    素雪坐在叶老爷子对面看了一会儿,见他拿着芦苇条翻来覆去地比画,迟迟不见往上边续一根,便没了兴趣,靠在汪泽然身边睡着了。

    等她迷迷糊糊醒来,就见叶老爷子举个小篮子在她面前晃:“俊妮,给你玩。”

    素雪接过来打量一番,忍不住惊叹道:“好精致的小花篮!”

    叶老爷子编的这小花篮子,与其他汉子们编的完全不一样,看起来小巧得看似装不了多少东西,但却精致得可爱,上边还编了一些装饰性的花纹。

    素雪有些爱不释手,想了想,便从汪泽然膝盖上放着的背包里,掏出两块干粮和几把零食放在里边,高调地宣布道:“这个以后就是我的零食篮子了。”

    女孩子天生喜欢美好可爱的小东西,素雪拿着零食篮子左右端详,越看越喜欢。

    “爷,这个要是摆在高档酒楼的餐桌上,里边放些小点心、小豆干什么的,别提多风雅了。”

    汪泽然闻言似是也受到了启发,眼睛亮晶晶地道:“要是能编些书篮、笔筒、茶杯垫什么的,更是有野趣了,那些读书人肯定喜欢。”

    孙女喜欢自己编的东西,叶老爷子很高兴,可要说编书篮什么的,他虽然有心,但连见都没见过的东西,想编也编不出来。

    见叶老爷子没有多大兴趣,素雪道:“爷,如果能编出这些东西,可比蒸笼、凉席的附加值高多了。”

    汪泽然立马问道:“附加值是什么?”

    素雪见自己说漏了嘴,忙胡诌道:“就是赚钱的多少呗,编个放杂物的篮子挣的是体力钱,编出个书篮,挣的可是手艺钱,价格可不只是翻倍的事呢。”

    汪泽然明白了,转头看向叶老爷子,“爷爷手巧,要不要试试?”

    叶老爷子被两人的话说得些心动,但还是据实道:“我没见过,编不出来。”

    见叶老爷子愿意试,素雪也来了兴致,“爷,那我画个样子出来,你来编成不?”

    叶老爷子便有些跃跃欲试了,“你画出来,我试着编编看。”

    素雪看向汪泽然,“汪表哥,你以前上过学塾,你的夫子、同窗们最喜欢什么样的东西?咱们先选一样既实用又有高附加值的试试。”

    汪泽然想了想,道:“要不,就先编笔筒吧,上面最好能有四君子之类图案的。”

    素雪拍了汪泽然一下道:“好,咱就让我爷编这种笔筒试试。”

    汪泽然看了一眼素雪放在他腿上的手,嘴角勾出笑意来。

    说干就干,素雪从怀里拿出来纸和笔,在颠簸的骡车上开始画起笔筒来。

    不一会儿,一组梅兰竹菊四个苇编笔筒图案便出现在叶老爷子面前。

    叶老爷子也是个痴的,一拿到那笔筒的图样,便拿着芦苇条琢磨起来,连吃饭时眼睛都没离开那图样。

    素雪端着碗也在琢磨,笔筒的编法如果只靠叶老爷子一个人琢磨,肯定会又费时又费力,要是能有资料学着做,效率就高得多了。

    素雪和四盛曾经从空间里抄录过苇编器物的编法,不过那些都是些基本的,要编出笔筒这样带图案的精细东西,还需要更高阶的教程。

    借着晚上休息的时间,素雪和四盛两人又去求助空间了,但折腾了半天,并没有找到想要的东西,只找了些纺织竹器图案的资料。

    素雪只好将这些抄录下来,就给叶老爷子当个参考吧,有总比没有的强,下来就看叶老爷子的悟性了。

    即使编不出来,也全当给叶老爷子活动活动手指,有利于预防老年痴呆了。

    说出这话来,素雪自然被四盛敲了脑门,罪有应得。

    叶老爷子拿到竹编的资料却非常高兴,他只看那些图画,就觉得打心眼里喜欢。

    接下来的事,素雪就懒得管了,她可没有兴趣和耐心去学高阶苇编这种既复杂又精细的东西。

    第176章 去周村的人结果不太好

    叶老爷子却是不识字的,想要看懂上面的文字,只能找人帮忙。

    叶老爷子想到的第一个人自然是素雪了,可每当叶老爷子的目光落在她身上时,素雪都当没有看到,插科打诨地糊弄过去。

    接连几次之后,叶老爷子便只得把哀怨的目光转向其他人了。

    叶老爷子支着脑袋细数着家里认字的人:四盛、二盛路上都要赶车,指望不上;三小子和永安几个刚开始认字,根本不顶事;二小子在孙子里读的书算是最多的,可认识的字也是有限,叶老爷子看不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