啾啾文学网 - 都市青春 -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在线阅读 - 第160章 城里买建材

第160章 城里买建材

    看时间快到十一点半了,姥姥把罗新才放在院里的地排车拉过来,往上面放了六麻袋花生。“兄弟,拉回去让孩子们吃个稀罕。”

    罗新才收的痛快,“嫂子,俺替您侄子们收下,孩子们都借您的福,这花生可真是个稀罕物。”

    王代娣手里是真利索,在家准备了一大桌饭菜,鸡鸭鱼肉齐全,非常的丰盛。姥姥说她“弟妹,你这么客气,以后嫂子可不敢来了。”

    “嫂子,您才能吃多少,还不是都吃进俺家孩子的肚子里。孩子们可都盼着您来那,跟着您改善回生活。”

    还真让王代娣说着了,四个孩子陆续的回来了。看到姥姥都非常高兴,“大娘,您咋不来了,俺都想您了。”

    吃过午饭,看着饭桌上干干净净的盘子和饭碗,悠悠头一次觉得,比起罗新才家的几个孩子,自己家的人饭量还算是正常范围。

    他家的四个孩子吃饭还是挺文明的,不争不抢,安静的坐那吃,就是速度有点快,就像直接咽下了肚。

    王代娣看着他们,“你们就不会向悠悠似的,细嚼慢咽的吃,这直接咽下去,时间长了,胃里能受得住。”

    大儿子懂事了,看了悠悠一眼,没好意思吭声。最小的儿子不干了“俺们又不是丫头,才不学女孩子吃饭,慢得烦人。要是那样,啥时候能吃饱。”

    说的也对,他们那大饭量,要是再细嚼慢咽的,光吃饭就得好长时间。

    罗新才看妻子被孩子们堵住了,就俩眼一蹬“咋着和你妈说话那,就是有理也不能顶撞长辈。媳妇,咱不和他个小孩子一般见识,你管他们吃快吃慢的,这胃好的就是吃秤砣也能克化。”

    从罗新才家出来,姥姥去了趟饭店,要了六个菜和十斤馒头,下午五点才来车,估计到家得晚上七点多,必须让司机在家吃顿晚饭。

    下午五点的时候,罗新才领来了一辆解放牌的货车,也找来了几个装车的人。由于东西较多,六点多才装完,后面车厢里装得满满的。

    姥姥和悠悠坐进前面的车头里,给司机指着路,一路顺利的回了村。到家时刚七点,天才黑。人们正在家吃饭,村子里挺安静。

    悠悠家住在村西,和村子隔了有百十米的距离,也没引起多大的动静。爱国舅舅在悠悠家里等着,听见汽车声赶紧走出来。

    “姑,俺们正在家惦记着你们那,回来就好。你们快进屋歇着,我去村里找人卸车。”爱国舅舅指挥着司机把车开到场屋前停下,就让悠悠爸爸领着司机回家吃饭。

    姥姥把从城里带回来的饭菜拿出来,妈妈已经熬好了一锅小米粥。姥姥又拿出来一酒,让姥爷陪着司机师傅喝。

    那师傅看了姥姥拿的酒,来了兴致。“洋河大曲,这可是好酒啊,不过可惜了,我还得开车回去,只能喝两口品个味。”

    姥爷看他馋成那样,还没忘开车不能喝酒。就说“家里也没人喝酒,开了的酒放着也跑味,您带回去慢慢喝。”

    师傅也是个爽快人“那敢情好,俺这连吃带拿的,今天出来的值。”

    场院里的房子已经腾了出来,悠悠的爸妈晚上就在卫生室住,正好能看着东西。

    没等爱国舅舅喊人,住在村西头的人就来了。货车的声音还是挺大了,人们互相招呼着,都来帮忙卸车。

    装车用了一个多小时,卸车就快多了,由于人多,半个多小时就卸完了。司机也吃完了饭,看东西卸完了,就提出了告辞。

    姥姥把说好的十元钱给了他,又给他拿了两洋河大曲。他接过去说“我和罗锅子熟,您以后有事让他喊我就行。”

    看来,这位师傅没少趁休息的时间接私活。一趟十元,他一月的工资加补助也就是五十多元,一个月拉几趟私活,就比工资还多。

    舅姥爷过来时,已经收拾停当了。两间场屋里,放着各种建材,成方的板材和方木卸在屋子里。松木的梁檩由于数量较多,就卸在房子的外面。

    大伙围在卫生室门口,抽着爸爸递给的香烟,热烈的议论着。有夸松木梁檩好的,有夸板材好的。

    村里的木匠围着板材不舍得出屋,不住口的嘟囔这是多厚的,那是几寸的,这做什么合适,那做什么正好。最后的结论是还是城里的家什好,这木材解得,啥材料都有,干起活来省大事了。

    舅姥爷小声的问姥姥“你这是要了多少木材啊?”

    “除了梁檩,解好的木材是五方,我寻思着盖好房子,咱几家都做些家具。”

    听了姥姥的回答,舅姥爷惊讶地问“你这是认识谁啊,平时一方木材也难弄到。”

    姥姥按着和悠悠商量好的理由告诉他“我可是拿咱村里的猪换的,答应春节给他们送猪肉。不过人家不白要咱的,按一块一斤的价格买。”

    舅姥爷听完来了精神,“这是好事啊,咱村今年喂的猪多,光队里喂的就能超额完成国家的任务,你这是又给大家办了个好事。不过,现在先别说,以防中间出啥岔子,到时候再告诉大家。”

    村里人越聚越多,悠悠家的人也都在这里,舅姥爷就和大家商量起盖房子的事情。大伙都说现在咱们有空,既然东西备好了,明天就开工吧。

    盖房子真是件大事,几家人都跟着忙。不光两个舅妈在悠悠家帮忙,“小老妈妈”、婕格母女、桂香、盼妮来了七个。有蒸馍的,有炒菜的,有烧锅的。

    麦场里搭了个大棚,队里的两口大锅支在棚下。队里不光是有大锅,还有蒸笼、盆子和碗筷,这倒是省了好多事,不用满村子去借家什。光借桌凳就行,从各家借来的桌凳在麦场摆了一大片。

    现在,村里盖房子不用付工钱,大家都是义务帮忙,不过主家中午得管一顿饭。干粮管饱,一般是高粱豆窝窝,每人一碗大锅炖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