啾啾文学网 - 科幻悬疑 - 江山争雄在线阅读 - 第603页

第603页

    “诸位,河北叛军与辽西高氏叛军结盟围攻我北方四郡,已经被彻底瓦解,目前四郡安定,百姓得到补粮,无饿死之民,各地春耕开始,只要再坚持大半年,到了秋收,百姓家里就都有了存粮,撑上两三年都够用了,饥荒危机也就解除了。”

    罗昭云先是把四郡的危机过去和民生情况概括出来,让这里的文官武将都心中有数,了解民情和局势,没有后顾之忧。

    “暂时四郡的郡守不变,但县令却在高氏大军横扫中,有投诚者做了叛徒,也有死守城池阵亡者,出现了许多空缺,各郡守拟定一半的名单递上来,由长史、司马、言官进行考核,另一半数,则由总管府提出来,在各地上任,等燕山书院成立后,过几年会在北方招生,培养出大批治理民政的人才,我们就不会像当下这般缺少人手了。”

    这时候,长孙无忌抱拳道:“元帅,在下觉得,可派人在河北、河东、关内等数十郡贴发檄文,招揽河北、河东大族子弟,来北方任职,也许会有不少士子大夫前来,为我们所用。”

    罗昭云犹豫一下,摇头道:“暂时咱们涿郡总管府要韬光养晦,不能大规模颁布檄文,引发其它势力和朝廷的敌对,况且,我们毕竟不是当年的燕国,无法像燕昭王那般颁布求贤令,毕竟我们不是朝廷、不是地方藩王,只是一个统辖四郡的总管府而已,所以,不能太招摇过市。”

    “但是,我觉得可以让在做各位,给家族的人写书信,把你们的堂兄堂弟,旁支族人,可以引荐过来。此外,魏晋之后,幽州范阳等地,也有不少世族,可以多吸引一些世族子弟过来任职。”

    众人点头,觉得主帅说的有道理。

    涿郡守于仲谦起身道:“元帅,我四郡地广人稀,虽然只是四郡,但边陲每个郡,都要比中原腹地的郡,大出一两倍,所以,要以四郡为根据,人口问题当需解决,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,依靠四郡数十万百姓繁衍生息,只怕几十年后,才能使人口翻倍,太过漫长了。”

    罗昭云眉毛动了动,沉思道:“我北方四郡处于东北地区,往关外,是契丹、室韦、鲜卑、靺鞨等原东胡分支,如果能收复这些部落,自然是一支精锐,但目前我军至多有十万,精锐更少,不宜北上出击,与胡族开战,还是保持和睦关系,积极通商为妙。”

    “那么,人口问题就需要往其它郡考虑了,本帅打算,暂时整军练兵,三个月后亲自带兵,先拿下辽东郡,那里经过几次大战,元气大伤,高句丽已经撤走,辽东城目前还在朝廷的掌控中。不过,隋兵屯兵不多,随时有被高句丽夺回的危险,要不是高句丽王暂时不敢跟朝廷撕破脸,也许早就可以攻下辽东城。本帅亲自去占据,可以威慑边关,以辽东城、摩天岭修出一条土墙防线,与高句丽以此为界,互补攻击,若是高句丽人不服,本帅不介意把他们全部赶回鸭绿江以东。”

    诸将听到罗少帅说的如此霸气,都有些热血沸腾,但是也有文士,担心辽东郡是个无底洞,杨广倾全国之力,都无法立足辽东,少帅只带几万兵马,能够把辽东郡完全掌控吗?

    罗昭云以不容置疑的语气,当机立断,充满了决策者的威压,继续道:“另外,请罗艺将军,带一支兵向西进发,长孙无忌为随军长史,以平定地方叛乱为名,接收上谷郡,这样,我北方四郡,就变成北方六郡了。”

    第0568章 荥阳形势

    罗昭云定好了发展的宏观方向后,使得文官武将们,知道了北方四郡发展目标,免得迷茫,失去割据自治的信心。

    许多时候,有了大方向,让人理解后,众人才能齐心协力,万众一心去努力,否则,会感觉前路茫茫,心中动摇,自然也不会全心效力。

    罗昭云道:“刚部署了用兵战略,发展六郡后,还有许多事要细商,自古以来,控制边陲的手段,不外乎是驻兵、屯垦、设官、纳税、编户等事,所以,在驻军屯垦、移民实边、编户齐民、纳税徭役、科举教学、同文通兑方面,尽快完善条文,各郡守加快推进。”

    于仲谦、祖珽等郡守点头称喏。

    罗昭云继续道:“此外,还有一事当重视起来,那就是铺设邮驿,畅通交通,不止促进工商的兴旺,也有利于我们真正对整个东北进行掌控,目前官道还有许多没有铺彻完成之处,需要继续完工,但不可奴役百姓不顾死活去劳作,而是采取工钱与力役结合的形式,租用劳力,再者可利用战俘去干,为自己消罪,换取自由身;这件事由高表仁、樊东尹去负责执行!”

    邵长函点头道:“的确,邮驿不通,则政令不达,会使得军令延滞,通商受阻,各处百姓之间,不相往来,造成偏僻落后,如果能把邮驿改善、提高效率,使政令通达,自然方便许多。”

    罗昭云交代完邮驿、交通的事,又提到了在涿郡靠渤海湾的位置,造一个海港,召集能工巧匠打造船只,训练水师,日后可以组成舰队,渡海去往山东、江南等地,通商也好,转移难民也好,都是一条新的线路,而且不受阻碍,暂时交由薛万述去办。

    他在用人时候,发现可用之人还是太少力,尤其是治民和工程、经商方面,光靠这些年轻小将,没有任何经验,是办不好的,需要更多士子来效力。

    安排完这些事,就让诸将和文官回去准备,接调令陆续上任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