啾啾文学网 - 科幻悬疑 - 江山争雄在线阅读 - 第214页

第214页

    当满清入关之后,清王朝的大臣都是“跪以论道”,跪着跟君王回话,从入宫开始就跪着等谈话结束离宫,这从侧面也提现了皇权的加强,还有士大夫地位的沦丧,士族尊严的逐渐丢失。

    浅谈片刻,杨广忽然问道:“这次出征,一去三个多月,可曾又写了什么诗文出来?”

    罗昭云心里一颤,猜不透杨广什么意思,上次他可是见到过了杨广的妒才,这个皇帝自诩隋朝文采最高,但是士大夫中推崇的文人是薛道衡,所以杨广对薛道衡,是又宠信,又有些妒恨。

    “微臣驽钝,这半年来,没有什么灵感,平时已经不做诗文了。”

    “真的如此吗,杨公上次入宫,跟朕提起这次出征经过,他还亲自写了几首诗,让朕评判,读的三首诗中,朕只看重一首,结果杨公却说非他所作……”

    罗昭云心中咯噔一下,莫非是他念的那首一夜征人尽望乡?

    “微臣,似乎只作了一首,只是消遣之作,也曾跟杨公谈论过。”他不得不自圆其说了。

    杨广微微点头,轻吟道:“三军营前沙似雪,受降城外月如霜,不知何处吹芦管,一夜征人尽望乡。这倒也不失一首佳作。”

    罗昭云回道:“这首正是微臣所作,三个月内,也只有这次灵感。”

    萧皇后和小公主都在旁默默品味着,都是精通诗词的大小才女,眸光不断发亮。

    杨广也体会到罗昭云的文武全才,如此年轻,是可造之材,所以要提前重用,为他效力,培植亲信,对付关陇贵族的旧势力,隋炀帝忽然又问道:“你的文学素养不浅,很有才华,希望能为朕分忧。近来,朕一直在思考如何扩大寒门仕途之路,不知你对此,有什么见解和想法?”

    第0197章 献策

    隋炀帝杨广这些日子一直在考虑,如何牵制关陇贵族,打压旧阀实力,强化中央集权,因为这两三百年的历史进程中,发生过太多的朝代更迭,藩王作乱,门阀割据,威胁皇权,杨广想要大隋长治久安,就必须要解决门阀士族的问题。

    这是国之根基的问题,如果处理不好,很容易伤根掘基,王朝倒塌,不可冒进。

    但是隋炀帝恰恰是个急功好利的性格,他心中有着功盖三皇五帝,势超秦始皇,成为千古一帝的霸气,但是毕竟大隋开国,是他的老子实现的,开国之名他得不到了,但是他要实现大业,称霸宇内,再现古代圣君,四方蛮夷来拜的盛世。

    可门阀士族,却严重制约了他,甚至危及他的权力和统治,他的父亲就是以外戚专权而得北周天下,隋炀帝可不想,这些八大门阀,还要那些一流豪门,能够威胁他的统治。

    拉拢寒门,提拔寒士,来平衡门阀,分化贵族权力,这是隋炀帝的想法,但如此实施,却一时不知从何处下手。

    此时,隋炀帝杨广问向了罗昭云,颇有病急乱投医的想法,还夹杂着试探,以及无心之举,总之,隋炀帝这个人,性情多变,古怪得很,有时候的想法,不能按常理揣度。

    罗昭云犹豫了一下,看宫内倒是没有什么外人,但仍是拘谨,毕竟他要是说些不利于门阀的,担心会将门阀得罪了,以后在朝内,可是寸步难行了。

    杨广城府也颇深,否则不会在夺嫡中成功扳倒太子了,他看出罗昭云的犹豫,心中略村,一挥手,让所有宫女侍卫们退出房外,只留下萧皇后和小公主,还要几名侍卫,都是站在角落,如果低声说话,不见得能听到。

    罗昭云放下心来,回答道:“臣以为,当广开科举之路,选拔人才,给寒门一定取仕机会。”

    其实,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,隋朝统一全国后,隋文帝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,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,加强中央集权,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,用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。

    据史书记载,开皇三年正月,隋文帝曾下诏举“贤良”。开皇十八年七月,又令京官五品以上,总管、刺史,以“志行修谨”“清平干济”二科举人,但是这种举人,都流于形式,最后推举上来的,肯定都是关系户,跟寒门关系不大。

    杨广狐疑道:“科举选人?这方面,朕也早有考虑,打算设置‘孝悌有闻’‘德行敦厚’‘结义可称’‘操履清洁’‘强毅正直’‘学业优敏’等十科举人。再诏令诸郡以‘学业该通,才艺优洽’‘膂力骄壮,超绝等伦’等四科举人,拓宽选拔举人的途径和考核,但执行起来,恐怕还是难免被门阀控制。”

    罗昭云听完,明白杨广所说,都是隋代推行的举人制度,但是临时取人之法,尚未形成制度,但分科举人的特征,以具科举制的雏形。在大业中间,伐辽东之前,隋炀帝还曾设置明经、进士二科,并以“试策”去士,这才标志着科举制已经诞生了,但仅此而已,并没有真正实行下去。

    因为不久伐辽东之后,科举就荒废下来,随后三伐辽东失败,天下烽烟,诸侯并起,杨广躲避到江都去,北方几乎一片混乱,科举没有推行起来,就夭折了,直到唐朝,科举制度才真正实行。

    不过,如果以为唐朝科举对国家影响很大,那就错了,因为在唐朝的科举,取士的名额太少了,一届科考,三年一次,一共才录取二十人,最后都是成为翰林院等执笔官,才如李白,也无法得到真正的实权官职,对朝政影响不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