啾啾文学网 - 科幻悬疑 - 三郎今天来下聘(重生)在线阅读 - 第143节

第143节

    魏氏不动声色把刘悦蓁支走了,对大女儿道,“妍儿,去把产婆叫来,让人烧热水,再去请个太医过来。”

    刘悦妍一听就明白,“娘,您是不是要生了?”

    魏氏点头,“莫慌。”

    刘悦妍立刻忙活开了,于嬷嬷和喜妈妈等人都闻讯而来。

    魏氏无比镇定,刘悦妍在她的带动下也不再焦急,有条不紊地一样样安排。不到一个时辰,魏氏已经收拾好进了产房,太医也侯在外头了。

    魏氏虽然没让人叫刘文谦,但刘悦妍觉得她娘生孩子,还是要把他爹叫回来。

    刘文谦这几日也日日揪心,听见家里人来喊,一边戴帽子一边往外跑,连告假都是让五皇子帮他去的。

    刘文谦回来后站在产房门口和魏氏说了几句话,魏氏经验老道,让他不要担心。

    果然,不到四个时辰,魏氏生了个五斤七两的儿子,母子平安。

    诚王府立刻满府欢腾起来,只有一个世子爷,可太单薄了。有了这个弟弟,以后也能相互帮衬。混朝堂的人,家里人少了真不行,你有好缺位,却没有兄弟,只能眼睁睁看着别人占了。

    稳婆、太医都得了厚厚的封赏,家里所有下人多发两个月月钱。

    刘文谦立刻让人四处去报喜,诚王府得了个哥儿!

    魏氏年纪大了,生了孩子后立刻就累的睡着了,只隐隐听见说是个哥儿。

    这下子满京城的人都闭嘴了,原来都说诚王妃善妒,导致府里子嗣稀薄,如今人家四十多岁还能生儿子,可着满京城的贵妇,有几个能做到呢。

    说起来也是冤枉这些贵妇了。若是普通百姓人家,两口子一心一意过日子,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女人,家里正妻可不就一直能生孩子,直到年纪大了再也生不出来为止。这些富贵人家的老爷少爷们,家里正妻稍微年纪大一些,夫妻两个就成了挂名的夫妻,孩子倒是有,都是些年轻的莺莺燕燕生出来的。

    魏氏以前心里暗骂过,这些狗男人成日家说为了子嗣,既然为了子嗣,多和正妻亲近就是,嫡子难道不好?弄一屋子女人,还不是为了贪图享受。世人都鄙薄庶出,那些庶出的男人长大了,继续弄一堆女人,让自己的孩子出生后和自己当初一样艰难,世世代代不知悔改!

    刘文谦亲自进屋看了看小儿子,个头不算很大,筋骨很强壮。他忽然想起以前几个孩子出世时的情况,魏氏从十六七岁的小媳妇变成了四十多岁的妇人,为了他的子嗣,她一直在拼命。

    刘文谦鼻头有些发酸,不能再生了,有两个儿子够了,能堵住外人的嘴。

    诚王府得了次子,广发喜帖,刘文谦给他取了个小名儿叫典哥儿。

    典哥儿洗三那天,刘悦薇带着丈夫孩子一起去了。庞世渊一家三口也跟着去送了份礼,吃了酒。

    刘悦妍照顾魏氏月子,刘悦蓁管着家事,姐妹两个把家里打理的井井有条,魏氏只管安心坐月子。

    刘文谦办的很高调,他就是让所有人看看,你们不都是笑话老子女人少。老子一个女人,有两个嫡子四个嫡女,你们家里一堆女人,谁家能有好几个嫡出的孩子?

    魏氏此次生孩子有些吃力,刘文谦怕她以后再受罪,悄悄找太医讨了些药自己吃,以防以后再怀上。太医眼珠子都瞪大了,刘文谦威胁他要是敢说出去,就把他养外室的事情捅出去。

    典哥儿还没满月呢,宫里皇后也发动了。

    皇后生孩子,这动静可大了。李太后亲自坐镇看守,妃嫔们跟着守了一夜。皇后的身子骨比魏氏差远了,娇养了几十年,年纪又大了,苦苦挣扎了一天一夜,终于生下了六公主。

    李太后有些失望,皇帝脸上带着笑,满口道好,至于他心里怎么想的谁也不知道。

    妃嫔们都满脸喜色,大皇子更是高兴的恨不得仰天长啸三声。母后要是生了弟弟,那也是嫡子,老父幼子,自来感情最好,他就危险了。好在是个妹妹,等个十几年,父皇还在,还能给妹妹说个有用的好人家,拉来一份助力。

    皇帝看着大皇子喜形于色的样子,笑了笑,“都回去吧,淑妃,你们好生打理好后宫的事情,莫要让皇后操心。六公主洗三满月,都照着皇子的规格来。”

    说完,皇帝就走了。产房里血气重,他不会进去的。倒不是皇帝不想进去,他要是往里面踏了一步,明日御史们就能炸了锅。他们不敢说皇帝,只会喷皇后不贤良。陛下九五之尊,岂能踏入产房血气重地。再说了,皇后也不会让他进去的。

    皇帝并不缺儿子,却只有这一个嫡女,自然是喜欢的。洗三那天,皇帝亲自来看了女儿,还抱了两下,赐给了女儿很多东西,让人给皇后传话,公主很好,朕心甚慰。

    皇后对于孩子是男是女一直都很纠结,她也不知道是该盼儿子还是盼女儿。她心里清楚,皇帝忽然对大皇子和善起来,很有可能就是对这个儿子失望了,不再抱希望就不会有奢求。爱之深责之切,整天和你笑眯眯的,哪里是盼着你有出息呢。

    等大皇子的恭亲王封号出来后,皇后彻底失望了。一个恭字,说明了皇帝的意思。以后老实趴着,新太子有了后,你只管恭敬就行。

    可大皇子是皇后的亲儿子,她岂能不担心。皇后开始期盼能生个儿子,要是这个儿子是个聪慧的,未必没有希望。可不管以后谁上位,大皇子嫡皇长子的身份,似乎都是一种隐隐的威胁,非死不能破局。就算是一母同胞的亲弟弟,要废长立幼,除非大皇子做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情,剥夺皇族身份。即使如此,等以后新帝登基,未必能容忍。

    皇后又开始盼着生个女儿,这样自己就可以一心一席辅佐大皇子,不会有别的想法。可一想到儿子那个蠢样子,皇后自己都觉得让他做太子对不起天下子民。

    这回六公主出生,皇后彻底松了口气,她和大皇子的母子情分还能继续维持下去。

    两个孩子先后出生,李太后不偏不倚,都给了厚厚的赏赐,两个媳妇也得了婆母的东西。典哥儿和六公主堂兄妹两个,瞬间成了满宫的焦点。

    典哥儿先满月,刘悦薇作为亲姐姐,打了全套的金镯子金锁,送了许多金缕阁出的上好的透气棉布,给典哥儿做衣裳。

    满月礼当天,刘文谦遍请京中文武百官和宗亲勋贵,好在诚王府够大,来多少人都不用怕的。

    典哥儿没有沛哥儿长得胖,但能吃能睡,一个月的工夫,也长了一些肉。魏氏这回奶水不够了,不得已找了个奶娘。魏氏自己和奶娘一起喂,好在典哥儿不挑,亲娘的和奶娘的他都吃。

    典哥儿的满月礼办的热闹隆重,六公主的满月礼反倒平常一些。宫里也不是什么人都能进去,只有宗亲勋贵、皇后娘家以及五品以上诰命们进去吃了六公主的满月酒席。

    为表示对这个女儿的喜爱,皇帝亲自给女儿定了永平这个封号。

    按照规矩,公主一般是出降时才取封号。六公主才满月就有了封号,可见皇帝喜爱程度。如五公主,她都快说亲了,现在还没动静,六妹妹满月就有了封号,她心里嫉妒的像猫挠的一样,可她嫉妒也没用,六公主是嫡出公主,本来就比她们这些庶出的金贵些。要是说一个皇子刚出生就有爵位,百官都会反对,一个公主,又是嫡出的,帝后愿意宠爱,只是有封号,并无封地,百官们也不想扫兴,索性都睁只眼闭只眼。

    随着六公主的满月礼结束,两个孩子带来的热度慢慢归于平静。

    太上皇满周年那一日,皇帝同时派了五位皇子一起去祭拜,另外把刘文谦和章郡王也捎带上了,叔侄七人一起去往皇陵去。

    祭拜的时候,章郡王说刘文谦是嫡子,且是亲王,让他在前面打头。刘文谦连忙推让,说他是兄长,父亲面前,只论排行,岂能论爵位高低。

    章郡王不再客气,打头站在了最前面。

    刘文谦谦让了章郡王,也给二皇子解了围。他一个光头皇子,混在兄弟们之间,一直尴尬的很。祭拜皇祖父,要是按照爵位排,他可要丢大人了。

    可皇帝似乎忘了这件事情似的,连六公主的封号都拟好了,二皇子这边还是没动静。

    二皇子此前按下了所有的心思,当差比以前更用心,礼贤下士、虚心向学,渐渐在百官中赢得了一些好名声。

    大皇子虽然也在做这些事情,可神情间偶尔略过的傲慢神色以及言谈间有时候的蠢气,岂能瞒得过那些混了朝堂几十年的人。

    庄大人无数次替大皇子感到可惜,多好的身份啊,怎么就不能心胸宽阔一些。哪怕你笨一些也无妨,百官们都不是吃干饭的,可你不能心胸狭隘啊。你气量不够,谁敢跟着你呢,连皇后都被他气的动了胎气。好不好的,你哪里不高兴了就拿自己人生气,这岂是储君之相。

    真是可惜了了,也不知道最后是个什么结局。

    话转回来,一行人祭拜了太上皇之后,回去向皇帝复命。按例来说皇帝也该去的,可他骨子里厌恶太上皇,索性派了兄弟和儿子们去。君子不立围墙,他是帝王,出宫兴师动众,不去也没人说他。

    皇帝听过章郡王的汇报后,一人给了些赏赐,打发兄弟儿子们各自回家。

    入了冬月,天气越发冷了。一场大雪下来,京郊的路都被堵了。

    这场雪陆陆续续下了一二十天就没停过,每次下了几天之后,雪停了,大伙儿以为要晴了,歇个一天半天,太阳还没出来呢,又开始下。不光下的大,且波及范围广,京城周边的几个省许多地方都遭了灾,冻死人畜无数,压倒房屋无数。

    新政才推行了两年,刚刚有了些成效,国库眼见着好不容易丰盈了一些,忽然遭受这么大的灾难,皇帝急的嘴角都起了火泡。

    大小朝会天天不断,百官们怎么商议也没有个十全十美的法子,没办法,就算救不了所有的灾民,也要硬着头皮去干一件事,赈灾!

    赈灾说起来简单,做起来可不容易,首先就得要银子。

    国库里那点银子,想要把所有的受灾省份都照顾到,基本上是不可能的。皇帝为了省钱,自己裁夺了自己的用度,皇后带领满宫嫔妃开始节俭度日。除此之外,皇后把内务府云总管叫了去,宫里所有人的用度都减半,连勋贵宗亲的份礼也被皇后砍了一半。大伙儿心里咒骂,嘴上却不得不夸赞皇后贤良。

    在帝后的带领下,百官和宗亲都开始节俭度日。可光节俭,也不能解决问题。

    许多人嘴上说着节俭,只是少花一些,家里库房里又不会少一粒米,国库里也不会增加一两银子。

    李太后和皇后商议后,婆媳两个各自捐了三万两银子,连皇帝也把自己的私库掏了一大半出来。皇帝一家子开了头,刘文谦第一个响应,捐了两万两银子。随后,宗亲百官纷纷解囊。

    刘悦薇早就有这个想头,可自己一个郡主,不好出头。除了和魏氏一起在成外舍一些粥米,她也做不了什么。如今大伙儿都捐款了,她直接掏出了六万两银子,这在一众公主郡主中都是领先的,比她爹刘文谦捐的还多。

    好在众人知道长乐郡主开的金缕阁能挣钱,也无人怀疑她这钱的来路。

    这六万两银子,刘悦薇攒了快一年。她也不晓得自己攒钱能做什么,但家里没有那么大的开销,索性都留在了手里。

    她要捐款,郑颂贤十分赞同。六万两出去了,家里虽然去了十之七八,也不至于不能过日子。

    除了百官皇亲,京城一些大商家大富豪也开始捐赠。有钱的捐钱,没钱的捐物资也行。这个时候,粮食、棉花、布匹什么都是好东西。

    刘悦薇让汪彩凤把金缕阁库房里存的下等棉布取了三分之一出来,送到户部衙门捐掉。太好的不能捐,怕到不了百姓手里。除了棉布,她还把庄子上库存的粮食也捐了一些。

    此次捐赠,刘悦薇在宗室女中是出血最多的。

    真要论财富,她不是最富有的。她们家到京城才几年,金缕阁和年月楼再挣钱,也比不上那些积攒了多少年的老郡主和公主们,可刘悦薇毫不犹豫把钱粮布匹都捐了出去。

    她一是图名声,而是为自己心安。

    诚亲王一系虽然回京了,似乎除了得太后和皇帝宠爱,并没有做过太多让人侧目的事情。论能力,刘文谦虽然是个二品,内务府也不是什么重要权力衙门。论才干,除了有个解元女婿,家里没有别的能人了。刘悦薇拿钱砸,六万两银子对赈灾来说杯水车薪,却可以让人觉得长乐郡主虽然出生市井,却能体恤民间疾苦,掏空家底去赈灾,实乃巾帼英雄也。

    二则,刘悦薇觉得自己回京后过的太顺利了。虽则有些小波折,总体却是越来越好。丈夫得了解元,明年春闱不出意外还会中榜。儿子活泼可爱,健健康康,父母姐妹兄弟都好好的,上辈子那些疾苦似乎都远离她而去。

    如果真的是上苍开恩,她现在拥有这么多,舍了一些钱财,又能算什么呢。

    六万两银子啊,魏氏都替女儿心疼。外头也有人说刘悦薇是个大傻子,败家娘们。刘文谦却对女儿赞不绝口,有魄力,不贪财,好样的。

    短短几天的工夫,第一批赈灾银子和物资都齐全了。有了东西,就差赈灾的人选了。

    皇帝派了户部侍郎亲自去遭灾最厉害的地方赈灾,为了体现天恩,庄大人建议皇帝派个皇子过去。

    赈灾可不是好差事,明眼人都知道,虽然筹集的东西多,但一到了灾区,只能应付一阵子。无数的灾民嗷嗷待哺,这些东西很快就会消耗殆尽。到那个时候,如果朝廷后续的物资不能接上,百姓可不管那么多,就会骂赈灾官员们贪污,要是有人故意煽动百姓,饿极了眼的灾民,当场打死赈灾官员的事情也不是没有。要是差事干得好,是皇帝恩赐,朝廷恩赐。

    总而言之,赈灾不是个好差事。

    皇后劝大皇子把差事接了,大皇子在犹豫。还没等他下决定,二皇子主动请缨,随户部侍郎去赈灾。

    这下子大皇子急了,他不想要放着烂掉都行,二皇子敢和他抢,当然不行!

    大皇子立刻也要去赈灾,皇帝把他留下了,理由冠冕堂皇,他是长子,要帮父君分忧。

    皇帝立刻下旨,命二皇子随户部官员和一对京畿大营的将士们一起,前往北边两个省赈灾。除了赈灾,皇帝还赋予了二皇子钦差大臣的职务。京城送过去的东西分发完后,赈灾官员就地取材,拿银子从各省省城州府买粮,赈济灾民。同时监察百官和各行业,有贪污赈灾米粮的,一律革职查办。有哄抬粮食价格、囤积居奇的奸商,就地处置,财产充公!

    大皇子悔的肠子都青了,他不该犹豫的,就算赈灾艰难,要是运气好,好歹也能捞些功劳。

    看着二皇子意气风发地走了,大皇子眯了眯眼睛。哼,功劳也不是那么好得的。

    第一批赈灾物资发出去了,运往受灾最严重的地方。还有别的地方呢,皇帝这回开了国库,派出了好几批人到处安抚灾民。

    京郊附近,也有许多人的房子塌了。

    刘悦薇让聿竹和吴管事亲自到家里的庄子上查看,佃户家里房子有毁损的,帮着修补,眼瞅着要过年了,各家再发点东西,好歹把这个年糊弄过去。

    腊月初,大雪还在下。

    刘悦薇带着沛哥儿在暖阁里玩,外头冰天雪地,暖阁里温暖如春。

    一下次捐出去六万两银子,刘悦薇也元气大伤,她又开始节俭度日。且这些日子因为京郊的路堵上了,外地客商过不来,金缕阁的生意大打折扣。相反的是,年月楼却比往常生意更好了。

    一下大雪,许多人无事可做,都跑到年月楼去听故事。刘悦薇知道近来满京城人不管有钱没钱,都开始节俭度日,让上官灵犀把那些名贵的菜色都撤了,加了许多普通人家吃的菜。这样一来,那些闲着的市井老少爷们,也有个吃酒消遣的地方。

    年月楼本来门脸就小,达官贵人不会上门的,京城里面只有那些普通人家会来,普通菜色他们都能吃的起。

    来的人多了,年月楼的后厨异常忙碌,虽然受了雪灾,酒楼里的生意反倒变好了。

    年月楼虽然在城内,论起挣银子,一直比金缕阁差了许多,这回终于赶上了。

    刘悦薇倒也不计较两处产业哪里挣钱更多,上官灵犀和汪彩凤都是肯干会干之人,不论多少,都是他们两口子努力挣来的。

    郡主府这两个的收益因为大雪减少了许多,并没影响过日子。家里的暖墙一刻也没听过,沛哥儿和枫哥儿就在屋子里玩各种东西。有时候屋子里玩够了,还跑到外面去玩雪。

    小哥儿两整日形影不离,吃东西一起吃,玩耍的时候虽然会抢东西打架,转脸又自己好上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