啾啾文学网 - 科幻悬疑 - 春闺秘录:厂公太撩人在线阅读 - 第251节

第251节

    董坤教唆引诱之罪,虞师放贪欲野心之罪,都在南库这些事情里头彰显,谁都罪有应得,唯独那些工匠,才是无辜的才是应该被怜悯的。

    第446章 终幕

    作为缇事厂汪督主,他杀了太多人,见惯了杀戮,他手上浸染的鲜血、脚下所踩踏的白骨,自然要比董坤多得多。

    这些白骨鲜血里面,并非没有无辜之人。

    以往他从来不在意这些事情,也断不会回头看看。

    过去的事情,做了便是做了,因时因势因人,并没有什么值得后悔自生省的。

    但这一刻,他心中挂碍了。

    良久良久,汪印淡淡道出了一句:“封伯,本座……心软了。”

    封伯正想说什么,却见到汪印合上了眼睛,那张俊美无俦的脸容带着淡淡的倦意,看起来竟然有一种……消沉和脆弱。

    主子,何曾消沉和脆弱过呢?

    不知道为什么,封伯觉得没有必要再问了。

    主子说的心软是什么,他其实不是很懂,是对那些官员工匠心软呢?还是因为别的什么?

    这个时候,封伯格外想念在京兆的夫人了。

    如果夫人在这里的话,必定知道主子说这些话是什么意思。

    如果夫人在这里的话,主子也不会露出这样的神情。

    这样的汪印,也就是出现这么一下子而已,还是在封伯面前才会有这样的表现。

    很快,汪印便睁开了眼睛,淡声吩咐道:“封伯,将唐玉、朱离等人都唤进来吧,本座有事情要吩咐。”

    南库这里还没有完全收局,皇上已有谕令催他返京了,现在他没有思考心软困顿的时间了……

    董坤所说的内容,解开了汪印的疑惑,也给了他一个提醒:那就是以往缇骑的查探有不少错漏之处。

    许是缇骑主要精力都集中在五品官以上,对于官阶较低、京兆外的官员了解的远远不够,南库这里便集中体现出来了。

    既然南库这里发生了贪腐窝案,那么许多官员便不能用了。

    方衍和董坤这样的官员,自然革职查办,冶炼司、矿藏司的官员也全部都换过了,不是被罢官便是被投入牢狱。

    其余二十二司的官员,也重新理了一遍,该罢的罢,该换的换。

    几乎可说,南库这里的官员,自上而下,原来这里的官员已经没有几个能留下了。

    当然,因为南库这个秘密的存在,那些被换撤的官员们,也时刻处于南库的监视之中。

    因皇上有令,南库不设总管了,改由岭南道观察使和岭南卫大将军主理,因此张毫端和关寒松同样,与汪印见面商讨的机会也很多。

    在面对汪印的时候,关寒松会不时想起虞师放被射杀一事,心情极为复杂。

    这件事是谁所为,大家都心知肚明,偏偏汪印是一副淡漠平静的模样。

    就是关寒松想说些什么,在看到这样的汪印之后也止声不语。

    能说些什么呢?当然是说汪印不应该这么做——他去过镇国公府,见到老将军因此大受打击,整个人悲痛苍老不已。

    可是汪印已经做了,虞师放已经死了,他说什么都没有用了。

    而且,因为要接手处理南库总管事宜,他看到了因虞师放之死而带来的好处:

    那些畏惧震颤的南库官员,将之前当年隐瞒躲闪全都揭出来了,南库以后的官员基调因此而奠定。

    可以说,虞师放之死,如同就一阵激烈大风似的,将南库这里的所有的黑浊污秽激扬殆尽。

    汪印行事虽然血腥狠辣,但关寒松可以预见以后的南库会是怎样。

    在这样的前提下,他还能说什么呢?

    他只能怀着异常复杂的心情,来处理南库最后的收局。

    在南库发生种种事情的时候,朝廷平定南库百部之乱的脚步并没有停下。

    这个时候,俚部冯珍那边传来了消息:越部和高部联合起来,准备攻击俚部了!

    对于关寒松这种久经沙场的将领来说,越部和高部这样的攻打,只是小事一桩而已。

    他自己没有督领这场战事,而是交给了副将罗绀光全权负责。

    罗绀光在整理里越部和高部的所有情报之后,给了俚部冯珍一个建议:与越部和高部之间的对决,就定于四鸠岭这里进行。

    经过岭南卫士兵的暗中辅助,俚部的兵力物质和势力都大大增强,因为俚部最近吸收了许多其他弱小的部落,因此岭南卫的行动算得上十分隐秘。

    按照罗绀光的计划,这一次四鸠岭决战,就是要将越部和高部一网打尽,让这两个部落再也不能在百部称霸。

    为此,罗绀光令人买通了越部、高部的副首领,从他们那里得到了许多越部高部的消息,也令得他们在最后决战里反水。

    在四鸠岭那一场决战里,越部、高部的首领被俚部击毙,这两部损失惨重,最后溃不成军。

    而俚部首领冯珍也身受重伤,不过还是保住了一条性命,当然,俚部也付出了很多的代价,死了将近十分之一的族人。

    对这样的流血惨重,汪印只是沉默。

    一寸山河一寸血,历来的承平都是要流血来实现的。

    死了一些人,才使得更多的人平稳安定,这就是这场战事之目的。

    现在,哪怕是有死伤,有流血,但百部动乱会最终平息,岭南道这里的百姓和百部族人,会逐渐迎来真正的承平富庶。

    对于绝大多数的人而言,和平才是最重要的,他们不会诟病这样的鲜血死亡。

    越部和高部首领死了之后,俚部趁机收拢了两部的势力,在岭南卫暗中扶持下,一跃成为百部之中最强大的部落。

    如同当初汪印承诺的那样。

    第447章 留下

    俚部成为最大的部落,冯珍自然成为最大的部落首领,尽管不少人对此颇有微词,俚部冯立等长老仍然对俚部前途无比忧心,但这些都是小事尔。

    冯珍在这场激战中赢得了许多族人的尊敬爱戴,加上有汪印等人暗中资助的粮草物资等,这都有利于冯珍增加威望、巩固地位。

    随着越部和高部的溃灭,百部动乱实际上已经平息了,虽然部落之间还时不时会有一些争端,却不会影响到南库,更不会影响到岭南道的大局。

    岭南道这里因百部动乱而引起的危机,正在逐渐消弭,最终会平稳安定。

    比较有意思的是,罗绀光的长子罗冲在这场激战中,看到了冯珍威武彪悍的表现,竟然对其一见倾心,主动揽过了与俚部交接的种种事宜,想尽办法在冯珍面前刷存在感。

    因为想着百部与国朝官员联姻之举,汪印令柳元集一力促成了此事。

    现在,罗冲这个岭南卫果毅都尉正在俚部里对冯珍虚寒问卷呢,这也算是俚部的一大景观了。

    当岭南道事情进行到这里的时候,汪印疾驰岭南道所要做的两件事情,其实已经完毕了。

    尽未尽全功,这自然会有时间来评定。

    就在这个时候,京兆再一次来了谕令,敦促汪印近早回京,以尽快汇报南库的状况。

    这已经是永昭帝第三次谕令了,也是永昭帝第三次令汪印尽早返回京兆。

    不知道,这里面是否有兴师问罪的意思。

    在南库一事上,缇事厂和汪印的确督查不力,犯了失察之罪,就算皇上要兴师问罪,这没有什么好说的。

    不过想到即将返回京兆,汪印非但没有觉得难过,反而脸上带了一丝期待笑容。

    不管京兆里面有什么在等着,但是京兆里面有小姑娘,足以抵挡所有的未知忧虑。

    因此,汪督主心情竟然有一丝说不出的雀跃。

    只是他素来冷淡,这丝雀跃也不为旁人所知。

    就在唐玉朱离等缇骑收拾行装的时候,柳元集前来求见汪印,向汪印提出了一个请求。

    见到汪印之后,柳元集几番欲言又止,最终像是豁出去那般,大声说道:“督主大人,我……我想留在岭南道这里。”

    说罢之后,他便微微低下头,不敢与汪印对视。

    听到柳元集的请求后,汪印诧异地挑了挑眉,淡淡说道:“你想留下来?为何?”

    柳元集在岭南道这段日子的表现,汪印俱都看在了眼中。

    柳元集跟在了罗绀光身边,学习军中谋略、处理与俚部往来事宜,自然,越部高部与俚部之间那一场对决,柳元集也亲自参加了。

    自从这一场激战结束之后,汪印便发现柳元集明显变了,以往跳脱而稚气的人,陷入了一种异乎寻常的沉默之中。

    而且,他神色十分憔悴,脸上没有多少笑意,眼中也时常带着血丝,显然是思虑重重,乃至夜不能寐。

    据汪印所知,这是柳元集所经历的的第一场战斗,一场真正的战斗。

    像柳元集这样的年轻士子,虽然在国子监学习了骑射之技,但这些骑射之技与真正的战事,差别之大就如同天和地。

    第一次经历过真正战斗的人,心绪上自然会受到强烈的冲击,也会有各种各样的异常,因此柳元集出现这些情状,他觉得很正常。

    一个人唯有经历过跌宕起伏,唯有经历过无以伦比的冲击,一旦承受下来,就会心广天地宽。

    经历真正斗争、心绪困顿这样的事情,唯有柳元集自己去克服自己去走出来,才会有更广阔的天地。

    这种困顿,对柳元集这样的年轻人来说,其实是一件好事,这也是汪印对柳元集的期许。

    在接到柳元集的求见之后,汪印便知道这个年轻人已经有所想法了。

    柳元集在在这场战事中会悟到什么,会有什么得着,汪印并不知道。

    但是,此刻听到其提出留在岭南道这里,这多少让他感到有些意外。

    在这段时日,他没有发现柳元集有多少喜爱岭南道,不时能听到他和朱离吐槽这里远离京兆偏僻至极,还一直埋怨这里深山密林,蛇虫鼠蚁多到不行。

    既然如此,柳元集为何想留下来呢?

    柳元集深深吸了一口气,鼓起勇气看向了汪印,回道:“督主大人,我想留在岭南道,教授俚部的族人种植和读书之事,也想跟在罗副将身边学习军中谋略,只是不知道能否可行……”

    他将这数日的心境说了出来,经历过俚部这一场战争,柳元集觉得自己就像打开了一扇特别的们,见到了一个不同的世界。

    他知道战争,知道战争不是好东西,知道战争会有多么残酷和血腥。

    有关战争的种种内容,不是他从书本上看来,就是从别人那里听来的,总之,不是他亲眼见过的,更不是他亲身经历过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