啾啾文学网 - 科幻悬疑 - 春闺秘录:厂公太撩人在线阅读 - 第131节

第131节

    徐燕亭觉得背后生寒,额头冷汗直冒,连脚步都是虚浮的。

    秦昉神色如常,朝徐燕亭看了一眼,说道:“国朝登闻鼓的相关制度就在京兆府摆着,既然有人来敲登闻鼓,秉公办理便是,慌什么!”

    徐燕亭一下子瞪大了眼睛,嘴巴微微张着,脑子有些混沌:大人说,秉公办理?

    可是,这管事状告的,是熙平公主,事涉皇族,这可是天大的事情,这怎么秉公办理?

    大人此话是什么意思?

    “太宗皇上既然设了登闻鼓,便是希望冤情得以伸张,不管是谁、什么样的身份,若是犯了罪,自然要按规矩办事的。”秦昉这样说道,语气甚至说得上平静了。

    徐燕亭仍旧迷糊,喃喃道:“可是,大人……这是公主殿下……”

    秦昉再次看了他一眼,出言道:“是啊,公主殿下。公主殿下不是即将送入慈云庵了吗?你怕什么,秉公办理就可以了!”

    听到这一句仿佛有无限深意的提醒,徐燕亭渐渐回过神来,随后才醍醐灌顶,不住点头:“是,大人,下官知道怎么办了。”

    是了,公主殿下与碧山君有私,令皇上震怒不已,即将被送进慈云庵了。

    被送进慈云庵的公主,基本不可能再出来,已经被皇上及皇家所舍弃了。这样一位已经被舍弃的公主,已经翻不起什么风浪了。

    既然大人秉公办理,那便秉公办理就是了,这是京兆府最好的处理方式。

    大人是京兆府主官,就算出了什么事,也有大人在前面挡着,不怕,不怕。

    第248章 削权

    在这里,便不得不说说大安公主的地位问题了。

    公主作为天家贵胄,身份贵重,地位自然高高在上。

    然而永昭帝登基之后,推行礼德治国,对公主自然有着严格的要求。

    公主代表着皇家的礼仪规范,既然享受了那么多人的尊崇,那么便更要作出表率了。

    是以,熙平公主光天化日之下与碧山君私通,才会让朝中上下震惊。

    毕竟,现在已不是前朝公主能够养着几十个面首的时代了,而是要求公主更为懂规守礼、作为一切仪礼表率的时代。

    一个公主私通尚且为人诟病,更何况是虐杀?

    在大安,虐杀是大罪。

    所以南平顾家的朱砂公子顾珃,尽管性情残暴虐杀了那么多人,却是做得极为隐秘,小心翼翼遮掩着一切痕迹,就怕这些事被张扬出去。

    如今,熙平公主虐杀之事,被扬了出来。

    而且,虐杀的还是女官,这……

    女官不同于奴仆。奴仆是贱籍,而女官是良籍,是经过朝廷考核、取得薄册的良民。

    国朝为了褒扬仁德,连虐杀贱籍奴仆都不允许,更何况是良籍良民?

    当查探到登闻鼓敲响的原委后,许多朝官的心都跳了跳,总觉得熙平公主怕不会那么轻易就能躲过去。

    果不其然,登闻鼓响起来之后,京兆尹、刑部和御史台便联合起来,去了熙平公主府查探。

    经过一番调查,他们发现管事所说的女官的确是死了,而且公主府中莫名消失不见的下人也有不少,同时公主府还有不少奴仆称,熙平公主的确有鞭打、虐杀下人的习惯。

    这样的调查,自然不会对外公布,但具体详情,被秦昉秘密上报至永昭帝跟前。

    永昭帝看了这些查探之后,震怒不已,还打破了刚刚补上来的五镶玉如意。

    随后,京兆尹秦昉联合御史台的官员上表,奏请削减公主的俸禄和封地。

    奏疏上直接提到某些公主骄纵横逸,削减俸禄封地以儆效尤,而且能丰盈国库,是利国利民之事,云云。

    秦昉所说的“某些公主”是谁,盲人聋子都知道。

    熙平公主,一定是熙平公主!在朝官们看来,不管是熙平公主私通碧山君,还是熙平公主虐杀下人,这两件事都影响太大了,太到远远超过了这两件事本事。

    贵族妇人寂寞空虚,多少有些难言之事,至于打杀下人……哪一府没有几个不听话的奴仆呢?

    然而这两件事,在朝中引起了极大的动荡,现在还发展到削减公主俸禄封地、上升到利国利民的高度,这……这实在匪夷所思!

    很明显,熙平公主会落不得好,不,不仅仅是落不得好而已。究竟是谁在对付熙平公主呢?

    所有朝官都想到了一件事,之前熙平公主直闯汪府……

    霎时间,大部分朝官都脸色发白,身子微微颤抖,不敢再发一言。

    “熙平这个贱人,她自己作孽,闹出了这么多丑事,竟然害得我们要被削减俸禄和封地,可恨可恨!”元康公主恨恨地说道,脸上满是怒意。

    “皇姐,可不是吗?三皇姐即将被冲到慈云庵,肯定会老死在那里,她以后都用不着俸禄封地了,可是我们还需要啊!”八公主同乐公主苦着脸说道。

    公主地位尊崇不假,那么各种出行、宴会场面就极盛大,这可都需要钱财来支撑的,然而宗正寺每年奉上的钱银就那么多,公主俸禄也有定例。

    对于公主们来说,封地上各种赋税所得,才是维持她们尊崇地位的财力根本,是她们最看重的财力源头。

    如今京兆尹奏请削减俸禄封地,这等于是从她们身上割掉了一大块肉,也等于是从她们的财力源头上截断了一大半,她们怎么能接受?

    而这一切,都是因为熙平公主所引起的祸事!

    一想到熙平公主,这些公主们便个个都心生怨恨,眼中的怒火怎么都隐藏不了。

    断人衣食,有如杀人父母,哪怕这些公主与熙平有着同一个父亲,都恨不得啖其肉。

    一众公主此刻聚集在这里,便是为了解决这件事情的。

    过了一会儿,同乐公主小心翼翼开口道:“皇姐,您在父皇面前求求情吧。我们不像熙平那样骄奢淫逸,削减俸禄封地就免了吧……”

    元康公主看了同乐公主一眼,懒洋洋道:“同乐,你为何不去求情呢?父皇对你也宠爱有加,说不定父皇能听进去。”

    此话一出,同乐公主便讪讪笑了笑,不再说话了,旁边几个公主也都缄口不言。

    见此,元康公主叹了一口气,道:“既然我们都不愿意被削减俸禄封地,那么联名上奏疏,一同向父皇求情吧。”

    元康公主不是蠢人,才不会做这种出头鸟的事情。

    再者,韦皇后已经提点过她了,此事关系甚大,她万万不可在此事上出头。

    既然如此,那么大家便一起求情了,或许,父皇会答应吧?

    元康公主等一众公主的奏疏还没有拟好,长公主郑薇的奏疏,便已经呈到永昭帝那里了。

    郑薇在奏疏称:京兆尹的提议很好,国朝的确有公主过于奢靡,此风不可长,若是削减了俸禄封地,会为国库省下一大笔开支。

    最后,郑薇奏请削减自己的俸禄封地,以作为表率,请皇上答应,云云。

    郑薇的奏疏,让永昭帝想起了许多事情,也促使永昭帝下了一个决定。

    第249章 平衡

    大安皇嗣向来充盈,永昭帝自己有很多兄弟姐妹,但是现在活着还能享受尊荣的人,就只有长公主郑薇一个人而已。

    因为郑薇嫁去了定国公府,而定国公素来是纯臣,只知忠心,不会过问权力。

    还因为郑薇少时曾照拂过永昭帝。至于其他的兄弟姐妹……

    想到这里,永昭帝眼中闪过了一抹杀意。

    当年他登基之后,仍旧饱受里忧外患,这当中自然有许多不甘心的皇兄弟的捣乱,也少不了在这些皇兄弟后面蹿上蹿下的公主们。

    说实在话,永昭帝一向不信天家亲情,正因为他自己是皇子、后来成为皇上,才更加不信。

    在皇权面前,天家亲情脆弱得不堪一击。

    昭帝比任何人都懂得,皇族之人权势不能过大,大了就有祸事。

    同理,永昭帝对天家公主,同样没有多少好感,所以他登位之后,i便制定了种种规范,以约束公主言行与举止。

    ——他不希望将来继位的皇子,也受到他过去的压迫。

    他宠爱自己的女儿们,愿意宠爱她们,却不会信任她们,也不会让她们拥有实际权力,更不会让公主的驸马握有实权。

    若不是熙平公主的确弄出了这么大丑闻,若不是为了安抚徐家,他绝对不会擢升徐敬用为益州刺史,赋予其实权。

    长公主郑薇的奏疏,令他思虑良多,也十分符合他的心意。

    很快,永昭帝便有了决断,他接纳了秦昉和御史台官员的奏请,并且令宗正寺主理削减一事。

    他下令:保留公主们的俸禄,却削减公主们的封地,包括元康公主在内的所有公主,封地都被削减了一部分。

    此令一下,还在暗暗筹措联名求情的公主们都愕然了,动作都停了下来。

    在韦皇后再次派宫中姑姑前去提点元康公主后,元康公主也上了一份奏疏,表示愿意削减封地、为国库效力,云云。

    于是,公主们那一份求情奏疏便被搁置下来,永远也不会呈至紫宸殿。

    定国公府内,世子齐适之与长公主郑薇正在说着话:“果然如夫人所料,皇上下令削减公主封地了……夫人,皇上果真如此容忍汪印?”

    作为定国公的世子,作为长公主的驸马,齐适之虽然在朝中只领了个虚职,却非那种对朝政两眼一抹黑的人。

    熙平公主这两件事的源头在哪里,齐适之自然一清二楚。

    在他看来,汪印的胆子的确太大了,暴了皇家的丑事,还使得公主被削权,难道汪印就不担心过犹不及、最后会被皇上责罚?

    长公主笑而不语,末了只道:“谁知道呢?我们不求权不求利,朝中怎样都无所谓了。”

    听了这话,齐适之也笑了,道:“夫人所言极是,就是这么个道理,我们什么都不求,且站在局外看这些风云动荡吧。”

    长公主抚了抚花白的头发,随即点了点头。

    她想起了那个俊美无俦却淡漠至极的人,汪印行事,怎么会过呢?

    汪印常伴帝侧,皇上是什么样的性情、朝中是什么样的局势,揣测得比所有人都清楚。

    不管熙平公主这两事在朝官看来多么大、引发多少动荡,汪印必定是掌握了一个度的。

    只是这个度在哪里,除了皇上和汪印,便没有人知道了吧?

    郑薇不愧是了解皇帝和汪印的人,此刻紫宸殿中的帝王虽然面色难看,却没有多少震怒。

    在接到秦昉等人的奏疏后,永昭帝便接到了一封从趋云峰而来的书信。

    书信,当然是汪印写的,说的并非求情请罪,而是说趋云峰那些流散的白云,说缇事厂事事皆好,请皇上切勿忧心,云云。

    伴随着这封书信而来的,还有一株从趋云峰上挖下来的罗汉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