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2节
木牛是有前辕的独轮车,流马是没有前辕的独推小车,这也是一种关于木牛流马的主要观点。但是即使是宋代的记载,也离三国时期有了1000多年,这种观点究竟有多大的可信度呢? 褒河谷口,这里是褒斜栈道的起点,位于汉中市北20公里,1700多年前,诸葛亮的木牛流马就是从这里起程把粮草运往前线。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,古代的栈道非常平缓,并不陡峻。原来古代人开通褒斜栈道是非常聪明的,他们选择了在秦岭山中最缓的一条道路,不知不觉就上了山,然后不费劲就下去了。 在这样的道路上四条腿的机械无论如何也比不上轮子的效率高,所以当时的木牛流马不太可能是四条腿的行走机械,而四轮车的可能性更小,因为四轮车作为转向控制是更难的,就是在平地上,四轮车的转弯都不是很灵便的,所以放到那个特殊的条件下可能性更小。 从栈道情况分析,似乎只有独轮车才最有可能是历史上的木牛流马。也许有人会问,如果木牛流马是独轮车的话,记载中,木牛是一脚四足,这个四足在独轮车里面怎么体现呢?还有就是一些部件的名称包括暗藏的机关如何解释呢? 最近旅澳学者康弘对木牛流马提出了一种新的解释。认为:木牛流马是齿轮组传动的绞盘索道系统。在云贵川的深山里,同类系统还被使用着。 古籍中记载:“木牛者,方腹曲头,一脚四足,……特行者数十里,群行者二十里也。……人行六尺,牛行四步。日行二十里,而人不大劳。” 根究这种描写,传统观点认为:木牛流马应为一种木制牛马状运输工具。一天可以走二十里,由于两千年前的科技水平不可能制造出这种水平的运输工具,所以人们普遍认为这只是一种传说。 之所以出现这种误判,是因为对日行二十里的主体是人还是木牛的误解。将:“日行二十里,而人不大劳”连贯起来理解就可以清楚“日行二十里”的是人推绞盘的人,木牛根本没有走。 新的研究首先提出质疑:木牛流马如此好用,它们就应该被大力推广并流传。但木牛流马不仅没有被大众普及,就连诸葛亮当时也并不经常的在所有的地方都使用木牛流马。这说明木牛流马的使用具有相当的局限性。 分析诸葛亮使用木牛流马的情况,可以初步断定这种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地域环境上。 蜀汉位于今四川,道路崎岖,多为盘山道,在直线距离并不远的山与山之间走盘山道即远且难,而架设绞盘和索道无疑是一种快捷便利的好办法。现在四川,云南的山区索道还是主要的交通工具,山民出山,赶集还要靠它。在其它地区绞盘索道不能广泛使用,因此木牛流马没有得到普及。 诸葛亮在出祁山之前,曾南征孟获,对于广泛应用于云贵高原的索道应有所闻。按照它们的功能看,木牛流马应为具有可变速的伞齿轮组或蜗杆、涡轮传动的绞盘和索道。绞盘需稳固。故而制成牛形,以示其坚。索道上的挂斗需轻便快捷,故而制成马型,以示其捷。也有可能木牛为重型运输机械,既绞盘加索道,流马为轻型运输机械,既单纯的索道。 此类结构只适于交通不便的山区,不适合于平原地区运输,所以不能普遍推广。 《三国演义》上的木牛流马一直是一个迷,也让无数人为之痴迷。当时的生产条件简单,远不及现代,但是“木牛流马”的构造看起来简单易行,也符合当时的情况。如果当时把“木牛流马”写的神乎其神,也许我们很早就会把它当成神话的东西而弃之不顾了,但是就因为书上写的符合当时的情况,所以我们就不能不怀疑当时可能真的有木牛流马的问世。可是时代的久远和小说的戏剧性让我们又有些一筹莫展。 “木牛流马”如果真的象书中所描述那样可以不吃不喝还能走,这显然是不符合现在科学上的能量守恒定律的。因为如果“木牛流马”要行走,必定会消耗能量,当时肯定没什么石油、天然气之类的能源物质,它又不吃不喝,它从那里得到能量? 这是值得考虑的问题。如果要造出象小说里描述的那种木牛流马来,就必须抛弃现在的“能量守恒”定律。同样,要造出“木牛流马”也必定会打破影响我们数代的“能量守恒”定律,必定是一个另世界瞩目的事迹。历史上有无数个迷团需要我们去解决,这可能只是一个虚构的物品,但是在迷团未揭开之前,谁也不能否认它的存在。 木牛流马制造者是谁? 《三国演义》第一百零二回中,有诸葛亮制造木牛流马的描述:忽一日,长史杨仪入告曰:“即今粮米皆在剑阁,人夫牛马,搬运不便,如之奈何?”孔明笑曰:“吾已运谋多时也。前者所积木料,并西川收买下的大木,教人制造木牛流马,搬运粮米,甚是便利。牛马皆不水食,可以昼夜转运不绝也。”众皆惊曰:“自古及今,未闻有木牛流马之事。不知丞相有何妙法,造此奇物?”孔明曰:“吾已令人依法制造,尚未完备。吾今先将造木牛流马之法,尺寸方圆,长短阔狭,开写明白,汝等视之。”众大喜。 紧接着介绍了制造木牛之法:方腹曲头,一脚四足;头入领中,舌着于腹。……每牛载十人所食一月之粮,人不大劳,牛不饮食。造流马之法:肋长三尺五寸,广三寸,厚二寸二分……众将看了一遍,皆拜伏曰:“丞相真神人也!” 司马懿听说后,派人去抢了数匹木牛、流马,并将这些木制的牛马拆卸开来,描图画形加以仿造,不到半月,竟也造出了千余匹,一经使用,也与蜀军所造效果一样,奔走进退如活的一般。 于是,魏军也用它们去陕西搬运粮草,自以为得计,“往来不绝”。岂不知,这恰恰中了诸葛亮之计。 原来,表面上看,魏军造的木牛流马与蜀军所造几无二致,但在这些牛马的口舌之内却有诀窍机关。当诸葛亮发现魏军开始用他们仿造的木牛流马搬运粮草时,不由得心中一阵暗喜,便派大将王平带领1000名士兵以魏军打扮混入运输队,暗中将木牛、流马口中舌头扭转,使牛马便不能行动。 正当魏兵怀疑为怪物时,诸葛亮又派五百名士兵装扮成神兵,鬼头兽身,用五彩涂面,一边燃放烟火,一边驱牛马而行。 魏兵目瞪口呆,以为诸葛亮有神鬼相助,也不敢追赶,诸葛亮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获得许多粮草。 这么神奇的运输工具,能够“人不大劳,牛不饮食”,在当时可算是巧思绝作了,因而有诗赞曰:“剑关险峻驱流马,斜谷崎岖驾木牛。后世若能行此法,输将安得使人愁?”然而根据现在的能量守恒定律,木牛流马类似于永动机,这是不符合历史规律的,所以不少人认为,所谓木牛、流马纯系小说家的杜撰。 古今中外,向来延续通用的生产工具,都是劳动者共同创造的。就连中国的四大发明“造纸术、指南针、火药、活字印刷术”,其中说蔡伦发明造纸,也是为了肯定蔡伦,对发展纸浆技术所做贡献,而议定的。 对于北宋庆历年间,平民毕升在雕版印刷普及的基础上,发明了活字印刷。也难免会有所置疑,难道除了毕生,就没有其他人使用石刻的单体字印刷吗! 众所周知,古今运输的工具,独抡车,两抡、四抡、三轮车,都没有具体的发明人。诸葛亮是著名的历史人物,终生身为军谋宰相,并没有创造什么生产工具,也没有发明军事武器的经历。因此要说“木牛流马”是诸葛孔明发明的,很值得质疑与反思! …… …… 第198章 木牛流马(下) 对于木牛流马,郑啸早就耳熟能详,所以当听到杜刚提到的时候,他脱口而出,没想到竟然猜对了。 唯恐是自己听错了,郑啸又重复了一句,“二哥,你听到的真的是木牛流马吗?” 杜刚见郑啸神情这么郑重,他努力回忆了一下,最后很肯定点点头,“没错,老五就是这么说的,肯定是木牛流马。” “诸葛村长,二哥,大家,你们在大厅,我去仓库看看。”听杜刚确认了之后,郑啸呼地站起身,朝外奔去,直奔向仓库的位置,将一大厅的人都晾在了这里。 大厅里的众人都面面相觑,他们不知道仓库里的那些破烂为什么有这么强大的诱惑力,竟然把郑啸这么引了去。 诸葛舟张嘴喊了郑啸几声,见他已经跑远了,不禁笑骂了一句,“这个小子,还是这么风风火火的。” “大哥,那件事你准备告诉郑啸啊?”杜刚在一旁,探过头来问诸葛舟。 诸葛舟深吸一口气,然后点点头,说道,“当然要告诉他,这场血仇已经积蓄了快一年了,也该是了断的时候了,再说他托付要找的人就在他们手中,更要告诉他啊。” “但是,你又不是不知道那些人的凶残,他们是有了名的睚眦必报,不择手段,如果不能斩草除根,恐怕会是个大祸害啊。” 诸葛舟的眉头也紧缩,他也知道那伙人不好惹,动不动就灭人满门,而且狡诈无比,只要有一人逃走,恐怕今后就没有宁日了。 而且,他们背后的势力非常庞大,一旦消息走漏了,郑啸和龙牙特战队必然会遭到对方疯狂报复的。 秘密山谷不虞被对方找到,但是青塘寨基地对方肯定不会放过,到时候袭击绝对是一波挨着一波的。 当初,东北军也曾经派人围剿过他们,打死了他们好几个人,结果接下来东北军在冬阳城的驻军就遭受到了不断的袭击。 打冷枪,下绊子,水井投毒,放火,甚至有人怀揣着炸药冲击关东军在城门口的卫兵,一时间整个冬阳县城都乱成了一锅粥。 后来,东北军实在无法忍受这群亡命之徒的骚扰,派人跟他们谈判,赔偿了一千块大洋,这才算是暂时平息了那次动乱。 从那之后,没有人愿意去惹这群亡命之徒,就算是土匪们听说了他们,也会选择退避,尽量避免冲突。 对于拿抱着炸药跟目标同归于尽的疯子,谁也没有办法,土匪们虽然凶狠,但他们不是活的不耐烦了,自然更不会去招惹他们的。 一来二往,这伙人在关东山内也出了名,因为他们的凶残疯狂,所以人们背后都叫他们“疯狗”,意思就是不分青轰皂白就乱咬一起的疯狗。 虽然上次古村让这帮家伙们祸害了一次,但是诸葛舟考虑到惹了他们的严重后果,所以没敢告诉诸葛宏等古村出去的特战队员们,而是准备先跟郑啸商议一下,看应该怎么办。 不过,郑啸一回来,就被诸葛君吸引走了,让他们有点无可奈何了,只能等郑啸从仓库回来再说了。 一路狂奔,郑啸来到了仓库前,他一步跨上了仓库的大门,然后用力拍响了仓库的门环。 里面传来一个愤怒的声音,“滚,不要来打扰老子。” 听到了这个声音,郑啸没有生气,反而是会心一笑,这才是五叔诸葛君的性格,在做实验的时候,谁惹到他也会被他骂个狗血喷头的。 曾经有一次,他做实验的时候杜刚打扰了他,结果被这家伙拎着铁铲一口气追着围绕山谷跑了三四圈,可把他给累坏了。 从那之后,仓库基本上成了人们的禁地,没有事谁也不会到这里来打扰这个实验怪人,免得引火上身。 听着里面老人的怒吼,郑啸轻轻推开门,然后迈步朝里面走去。 刚踏进门口,呼地一声,一支钳子就迎面飞来,直奔了郑啸的脑门,带起一股凌厉的寒风。 郑啸朝旁边一闪身,然后伸手抓住了飞来的钳子,然后开口道,“五叔,是我。” 本来正要发飙的诸葛君听到了这个熟悉的声音,一下子停住了动作,手中抓着一支铁铲,慢慢转过身来,他盯着郑啸,慢慢的脸上浮现了狂喜。 “又来了,我倒!”看着诸葛君眼睛中那越来越炽热的眼神,郑啸就觉得自己全身不舒服,不禁扭动了脖子。 在诸葛君眼中,自己就是一本百科全书,需要什么都会拿过来翻一翻,自己这次主动送上门,这不是自讨苦吃呢吗。 嗷一声怪叫,诸葛君光着脚就奔向了郑啸,那不知道多长时间没修剪过的胡子和头发擀毡了,随着他的奔跑而颤动着。 “停——” 在他扑到近前之前,郑啸手掌伸出,做出了一个暂停的动作,总算是阻止了五叔想要给他个熊抱的动作,“五叔,听说你在研究木牛流马啊?” 这一句话,顿时转移了诸葛君的注意力,一提起他正在研究的项目,顿时两眼放光,拉着郑啸朝里走去,一边走一边说道,“小子,快过来看看,我发现的宝贝。” 跟随着五叔诸葛君来到了仓库深处,一堆零件面前,两个人停下了脚步。 诸葛君伸手一指那堆材料,大声说道,“小子,这就是武侯老祖宗留下的木牛流马零件,这可是无价之宝啊,多少钱都买不到的。” 郑啸蹲下身,开始认真的观察那堆零件,他发现这堆零件虽然是木材的,但是似乎经过了特殊的炮制,所以不但不会朽坏,反而摸上去有几分金属的手感,依然是那么光滑坚硬。 用手指轻轻敲了敲,木材零件发出了叮叮的脆响,就仿佛在敲击一种金属似得,手指的感觉也传来了反震。 “小子,你小心点,别弄坏了。”一旁诸葛君心疼的提醒道,这也就是郑啸,要是换了别人,打死他也不会让碰的。 自幼他就知道了老祖宗武侯的杰出之作木牛流马,这让给他非常自豪,但是却没有见到过,现在终于见到了木牛流马的零件,他自然是视偌珍宝,宝贝的不得了。 郑啸蹲在地上,扭过头看着诸葛君,用疑惑的目光看着他,问道,“你说这是木牛流马的零件,有什么证据吗?” 诸葛君神秘的凑到了郑啸耳边,用整个仓库都能听清的声音嚷道,“我偷着告诉你啊,我还发现了制作木牛流马的竹简。” 这个消息让郑啸更加吃惊了。 当吃他看过书,知道,制作木牛流马的竹简虽有出土,但是已经缺失不全,所以价值大减。 没有完整的制作竹简,后人模仿的木牛流马就是一些可笑的玩物,跟真正的木牛流马相去甚远。 很多古代人发明的东西,现代人因为闹不明白原理,往往喜欢胡乱解释,活着就是干脆否定,其实是现代人的技术达不到当时的水平,反而怪到了古人头上。 这或许是中国人的劣根性之一吧,喜欢自以为是,总以为自己是世界上最聪明的,自己的理解才是最正确,最接近事实的。 见郑啸一脸不相信的神色,诸葛君转身跑向仓库角落,从那里抓起一捆竹简就奔了回来,递到了郑啸面前,“不信?小子你自己看吧。” 郑啸伸手接过竹简,结果竹简入手让他手臂猛地一沉,他没想到这看上去不厚的竹简分量竟然这么重,足有五六十斤的分量。 心中奇怪,他低下头仔细查看着手中的竹简,发现这些竹简使用的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竹子,是一种类似金属的竹子,质地看上去非常坚硬,边上打着孔,用一种金属丝连接着。 上面刻着的字都是篆书,郑啸也曾经学习过一些,所以总算是能够看到大概内容,一看果然是木牛流马的制作工艺。 掂了掂这沉重的竹简,郑啸思忖着,这可是无价宝啊,不说实用价值,单单考古价值就不得了的。 要知道,这可是从武侯后人的手中传下来的,真实性毋庸置疑,而这么完整的竹简,特别是材质又这么特殊的,绝对是精品。 而且,现在郑啸他们在关东山内,这里到处都是崇山峻岭,后勤运输上比较麻烦,用车辆运送耗时长还数量有限,而且有些道路还没法同行;而直升机运送的话虽然快捷,但是成本太高了,油料都消耗不起的。 木牛流马当初设计,本就是为了补充蜀国的大军后勤力量,而蜀国到处是崇山峻岭,比关东山这里还要险峻一些,在那里都运行自如的木牛流马,到这里自然是没问题的。 郑啸越想,心中越高兴,没想到山中的运输问题就这么解决了,真是天上掉馅饼——求之不得啊。 站在一旁,诸葛君伸出手,在发呆的郑啸面前晃了晃,然后问道,“小子,发什么呆啊。” 郑啸这才醒悟过来,他回头问诸葛君,“五叔,你能够把这些零件组装起来吗?” 诸葛君脸色一黯,然后摇头叹息道,“我没办法,这些零件本来就不全了,缺少了一些关键部件,而且组装原理我也没弄清楚呢,所以做不到。” 听他这么一说,郑啸的好心情一下没了,但是他想了想,然后说道,“要不我拿回去研究研究,看有什么办法没有。” 诸葛君闻听大喜过望,他将那卷竹简一把塞入了郑啸手中,然后,然后说道,“这个给你,五叔相信你一定能研究出来的,到时候记得交给五叔怎么做到的啊。” 对别人,诸葛君或许还不相信,但是对于郑啸,他是百分之百信任,有好几次他遇到困难都是郑啸帮他解决的。 这木牛流马的组装,他已经研究了三个多月,但是一点头绪没有,因为这些零件中最核心的一个部件没有了,这让他束手无策。 正在这时候,郑啸来了,而且把这任务给揽了过去,他是求之不得,怎么会阻拦呢。 就这样,两个人把那些零件装进几个大箱子,郑啸让几名特战队员过来把箱子搬走,自己则邀请诸葛君一起去大厅。 但是,诸葛君摇头拒绝了,他挠了挠都要粘成一块的头发,然后嘿嘿一笑,“没兴趣,不去,你小子自己去吧。” 见诸葛君转身投入了研究中,郑啸没有勉强他,他知道这里才是五叔诸葛君的天地,大厅那种环境他去了待着也不会舒服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