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74章 大阵开启(二)
日本的这场风水大阵,不管是对于我还是对于华夏,都已经筹备太久了,甚至,今天可以说是华夏对日本进行风水制裁当中的第一战,那一日,雾气遮天,百里之内已经再无晴朗天空,翻涌的云朵如同苍龙穿梭,而福利院的大厦所设立的龙门,也正是接引龙气归来之地,灼热的气息从天而降,当它坠入到青铜镜的一刹那,大阵随之彻底开启,五行八卦流转,象征着生生不息,数道气息所化的锁链,困住福利院四个方位,突然,他们将福利院大厦环绕,令整座大楼变成如同昂起的龙头。 热气不断向下,大厦共有18层,也代表18层深渊龙气穿过青铜镜,而我则利用水来聚气,当龙气坠入到了第一个水盆之时,便被收拢到了一部煞气。然而,这不过只是一个简单的开始而已,十八层会层层剥夺苍炎龙所有的炎煞之气,最终会将它引入到地下无尽的深渊再与我的本命盘融为一体,而七星劫龙会让龙脉镇守龙门八卦阵下,从此乖乖为我滋养出本命魂。 而且,七星打劫本来就是夺天地造化之术,它在根本上承载了老子道德经里的那句“天之道,损有余而补不足”,达到将天地精气据为己用的术法。 不过这一切都与我的关系不大了,因为远在福岛的我,此时正躲在棺材里面盘膝而坐,程胖子和怀唐找了个没人的地方隐居起来,有怀唐跟着他,我也很放心,而龙波兄弟则返回柬埔寨帮助家乡建设,就算是日本沉没也与他毫无关联。 福利院所有的事情全部交由山口组来处理,这样以来,堂堂日本黑道组织改头换面,彻底成为了慈善机构,这对于高山清司来说也是非常的利大于弊。 棺材中一坐,不知外面岁月几何,没有了时间的观念,除了龙巢发出那微弱的荧光以外,围绕自己的便仅剩下无尽的孤独,双龙图在我身下,它蕴含强大的龙性也是我恢复身体所需要的能量,当然了,眼前要做的就是该如何才能把这股力量打开。 千年前,画师陈容以凡人之笔临摹出双龙翻海的雄姿,令我第一次看到六龙图的时候,心中便足以肯定,陈容当年绝对见过龙,否则他不会将其中的意境阐述的淋漓尽致,而且,那几幅龙图也是他呕心沥血之作,只要参悟玄机,定能够引得龙气入身,就算不能恢复龙骨时期的强大,也绝非会像现在肉体凡胎般的柔弱。 闭目感受双龙追逐,二者一阴一阳,海浪拍打礁石,耳畔仿佛回荡着风吹海啸的响声。这是一种对天地道理的感悟,假如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将双龙图内的龙气引入自身,那么我很有可能将永远埋在福岛的地下。 闭上眼,龙巢为我提供生机,空空荡荡的身体仿佛感受到了双龙在体内交缠而过,它们将我的灵魂瞬间填满,这种感觉很充实也很强大,但却又带有着极端的不稳定性,有时候,我会有一种被撕裂的感觉,甚至就像是要随时爆炸的一样,不知道后来持续了有多久知道才渐渐的趋于稳定,而我也从此进入了一个很长的昏迷期。 长久的沉睡过程中,我仿佛化作了双龙图中的一条巨龙,时时刻刻遨游在大海之上,翻腾着海浪上方,二龙穿梭在雷电交织的电网当中。 世界是一片金黄色,雷电激荡带来的明明到处充满着毁灭的气息,可我却意外的丝毫也感受不到那种压迫感,甚至还会觉得很舒服。 身处一望无际的海洋中游荡,突然,天空出现了一杆巨大的毛笔,它自上而下的落入大海之上,旋转翻涌搅动间令海水形成了一个漩涡, 随即,金灿灿的天空上突然传来了男子的声音,他说:“江山自雄丽,风露与高寒,寄声乐姊,借我玉鉴此中看。幽壑鱼龙悲鸣,倒影星辰摇动,海气夜漫漫,涌起白银阙,危驻紫金山……。” 那声音带有的气势,翻动云霄,巨大的毛笔搅动山河,难道我此时就在当年陈容下笔时的意境内吗?此时此刻,我已经与其中一条龙融为了一体,或许是因为曾经有过龙骨的缘故,导致并无任何的不适感,甚至还有几分舒适,彼此围绕在巨大的毛笔周围,我们互相追逐,望着山河壮丽,望着波涛汹涌,望着雷击入海。 种种意境令我迫切想要停下来仔细感受,可是身体却已经不再受到自己的控制,而且毛笔开始作画的那一刻起,四周的金色世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,水上于天,天坠于地,天地翻腾不止,巨大的毛笔有着可以开分天地的神威,甚至两条龙在他的笔下,也已经显得无比的渺小,其中更别提气势了,而在当前这个金色的世界中,只有这支笔才是最强大的。 随着金色世界被毛笔击碎,再到重新的出现,往复间令仿佛看到了由生到死,再由死到生的一个过程。龙巢在每时每刻滋养着我的身体,自从入了棺材当中后,时间已经变得模糊了,我不知道自己究竟在这座石棺里呆了多久,不断追逐的过程中,直到那杆毛笔重新到来。 这就是所谓的意境吗?二龙可代表一阴一阳,大海与礁石又是一阴一阳,雷为阳,霆为阴,当阴阳合在一起,才会产生雷击之事,而在此意境当中,经常会看到龙穿雷海,雷击礁石,而这便是所谓的阴阳之道。 万物负阴而抱阳,冲气以为和,阴阳相生相克,天地互补,我在失去了龙骨,失去了奇经八脉当中的洪泽之力,又没有了三丹田储藏的道气,曾经的炼精化气之境已经成为了水中楼阁,所以说,我算是经历了什么叫做从有到无,当前既然想重新开始,由无到有的过程则是很漫长的,或许,这场双龙图画像带给我的便是万物破灭再到重生,就如老子道德经那句:”天之道,损有余而补不足”一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