啾啾文学网 - 都市青春 - 农女有灵药:将军来一颗在线阅读 - 第183页

第183页

    “我要这个,拿两盒。”那富家小姐皮肤略有些暗沉,做梦都想变白,所以她毫不犹豫地买了两盒。

    李月儿出言提醒道:“姑娘,这香膏涂上变白,洗了之后就会恢复原样,只有连续使用半个月以上,才会真的把肌肤变白。”

    这是苏小暖要求的,第一次来买的客人,她们都要这么提醒,免得客人回去以后发现跟自己想象中的不一样,徒生事端。

    “知道了,包起来吧。”那富家小姐也知道,不可能只涂了这么一次,自己的肌肤就能跟旁人一样白,不过只要有改善的效果,她就愿意买下来试试。

    那些姑娘们最感兴趣的就是这些香膏,摆在架子上的香膏居然第一天就全部卖光了,一盒没剩。

    还有披帛团扇等东西也卖出去了不少。

    期间也有富家姑娘去了二楼看香水,因着这东西价格高,又从未听说过,所以敢买的人并不多,大部分人只是在二楼的隔间里休息了一会儿,便继续去一楼买东西了。

    苏小暖并不着急,等香水的名声打出去了,自然会有更多姑娘来买。

    另一边,麻辣烫铺子也在忙开业的事情。

    第一百五十九章 买下

    有了之前在清水镇的铺垫,麻辣烫铺子的开业很是顺利。

    第一天就有不少曾经去清水镇吃过的人走进店,吃过之后赞不绝口,直说好吃。

    渐渐地,有更多人试着走进店里,点自己喜欢吃的菜。

    白氏和林猎户忙得团团转,其他伙计自然也是忙碌不已。

    之前店里留下来的账房和两个伙计十分惊奇,以前店里生意就不错,但也没好到这么火爆的程度。

    他们在不少铺子干过,还是头一次见生意这么好的,座位从饭点开始就几乎没空着过。

    转角那家铺子,被之前那个脾气火爆的中年男人给买下来了,他用来卖烧烤,还会卖喝的东西。

    中年男人见林猎户就在他隔壁,主动过来攀谈。

    他叫陈大牛,家里先头那个婆娘去了,也没留下孩子,现在就他光杆一个。

    据他说,他那天把掌柜的提溜到县衙之后,只花了原定价格的八成银子,就把铺子买了下来。

    那掌柜的还被打了板子,赶回了老家。

    陈大牛烤肉的技术很好,比林猎户烤的肉还要好吃。

    不仅如此,他还有个特别会做渴水饮料的搭档。这个铺子,陈大牛跟他一人占一半。

    他们店白天没有麻辣烫铺子生意好,到了晚上就忙起来了,正好跟苏小暖家的铺子生意好的时间错开,就不算是竞争对手。

    有很多客人吃麻辣烫渴了,还会顺路去隔壁拿一碗渴水来喝。

    两家的关系处得越来越好,还经常互相送吃食,陈大牛可喜欢吃他们家的麻辣烫了。

    到了傍晚,麻辣烫铺子和香阁几乎同时关门,一家人一道回了清水镇。

    县里的院子是租好了,但剩子暂时还在镇子上的学堂读书,苏小晴也跟着管大夫在镇子上。

    所以他们基本上还是会回清水镇上住着,而晴云晴雨则是留在县里,不跟着回去了。

    若是铺子忙到很晚才关门,一家人来不及回镇子上,就只能让这两个孩子去沈长睿家住一晚上。

    为了不麻烦沈家人,白氏和林猎户每天都注意着时间,天还不黑就把铺子关了。

    要是他们家在镇上有个亲戚,也不至于这么赶。

    “娘,今天麻辣烫生意咋样?香阁卖出去了不少东西呢。”苏小暖手里拿了个巴掌大的卷饼吃着。

    卷饼皮是烙得薄薄的鸡蛋饼,里面夹着炒熟的土豆丝,萝卜丝,瘦肉丝,煎鸡蛋,饼皮里面还涂了卖家自制的黄豆酱,味道很不错,咸香可口,苏小暖饿的时候就会顺手去买一个来吃。

    “生意比之前还要好上不少,得亏咱们买了那个大的铺子。”白氏拿出陈大牛送的烤串,给马车外面的林猎户递了一些,把剩下的放在了桌上,跟孩子一起吃。

    说来也巧,要是他们买的是一开始定下那个转角处的铺子,到了忙的时候,可能客人都坐不下。

    还好买的是转角隔壁的铺子,地方更宽敞。

    苏小暖一边吃着卷饼,一边吃烧烤,等回到清水镇,她已经吃了个半饱。

    “先别贪嘴,这些当不了饭吃,娘一会儿给你们做饭。”白氏及时拦住了苏小暖,免得她待会吃不下饭。

    苏小暖俏皮地眨眨眼:“那我不吃了,待会等着吃娘亲做的饭。”

    白氏和林猎户两人去了厨房忙活,苏小暖拉着大姐在屋里商量香阁的事情。

    聊着聊着,话题就跑到了沈长睿身上。

    “也不知长睿如今到哪了。”苏小昕一边绣着花,一边感叹道。

    “应当离京城还远吧,姐夫怎么去这么早?”苏小暖对这里的距离没什么概念,不懂为什么要提前这么久去。

    苏小昕对此倒是很清楚:“应该是怕路上耽搁,冬日里若是下雪了,连路都走不成,而且去晚了怕京城都没地方落脚。”

    要在京城待上好几个月,他们这些清贫的读书人肯定不会住在酒楼,而是会挑一户农家借住,只需要付少量的银子,比住酒楼划算多了。

    但并不是所有农户都愿意收留这些书生,毕竟每三年来京城赶考的人这么多,能不能考中还不一定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