啾啾文学网 - 都市青春 - 影帝的诞生(美娱)在线阅读 - 第662页

第662页

    在斯皮尔伯格的镜头下,《魔法石》和《密室》的色调是温暖明亮的,画面有一种童话般的欢快,但是《阿兹卡班的囚徒》的画面却是整体偏蓝绿色,阴暗冷清的色调,莫名就透着一种严肃惊悚的气氛。

    举个例子,用作圣芒戈医院取景地是百货大楼,是一座老式的英国古典建筑,而且近期刚刚被翻修过,红砖白窗色彩非常鲜艳,但是在经过剪辑师粗剪和调色后的画面里,鲜艳的红色变得暗沉,影片基调突然就染上了一抹黑暗的不详。

    “这部电影会让观众感到非常新鲜的。”威廉判断道:“对于书迷来说,可能会让他们有初次看到《哈利·波特与火焰杯》结局时的震惊感。”

    《哈利·波特与火焰杯》罗琳已经写完正在筹备出版,目前市面上最新的《哈利·波特》书籍还是《火焰杯》,也是最让读者感到震惊、引起讨论最多的一本,因为在这本书的开头和结尾,一个麻瓜和一个赫奇帕奇的学生都被残忍杀害了,很多读者在这时才和主角哈利·波特一样,首次正视了死亡。在这之前,他们还以为《哈利·波特》会和迪士尼童话一样有着美好过程及结局。

    说起来,阿方索·卡隆镜头下的《阿兹卡班的囚徒》和《火焰杯》小说带给人的触动倒是不谋而合的,是突然从以前迪士尼般的梦幻美好,进阶到黑暗残酷的成人世界的感觉。

    “呃,我没看过小说。”阿方索·卡隆似乎有些讪讪。

    威廉:“……”

    阿方索·卡隆立刻为自己辩解起来:“不过我的儿子是《哈利·波特》忠实书迷,我从他那里了解到不少关于这套书的信息,也看过斯皮尔伯格导演的前两部电影,实话说,它们的氛围都太童话了,哈利·波特也太像个懂事的乖孩子。在J·K·罗琳《阿兹卡班的囚徒》的剧本里,就有被冤入狱的人得不到正义伸张,还有巫师歧视麻瓜、麻瓜恐惧巫师的情节,所以我想罗琳要塑造的并不是一个完美的童话世界,而是现实的巫师世界,哈利·波特也该有点青春期的愤怒和冲动,以及每一个十三岁的青少年都会有的成长……我和罗琳有聊过,她似乎是准备让赫敏和罗恩在一起,所以还要安排一些暗示爱情萌芽的细节……”

    阿方索·卡隆的想法非常多,也非常有创意,或许正是因为他没看过原著,才不受小说印象束缚,敢为电影增添更多的奇幻色彩,也敢让每个角色在保持小说中性格的同时,有更符合他们真实年纪的性格表现。

    虽然可能等电影上映后,有些观众并不会接受风格转变如此之大的续集,但等罗琳将《哈利·波特》系列的后几本小说出版,那些看过《火焰杯》及之后小说的书粉,就会明白斯皮尔伯格的风格不会永远适合《哈利·波特》,阿方索·卡隆的及时转型,能让这个电影系列和后几部小说保持同样风格,不会出现电影和原著小说画风迥异的尴尬状况。

    想到这里,威廉马上发出邀请:“有没有兴趣和威尔洛特续约,继续执导《哈利·波特和火焰杯》?”

    阿方索·卡隆呆了一下:“《哈利·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》都还没拍完……你对这部电影这么有信心?”

    还有些话阿方索·卡隆没说完,从斯皮尔伯格手中接过导筒,还完全推翻了对方的电影风格,按照自己的想法拍了续集,连他自己都不敢自信说电影肯定能成功,万一观众不喜欢口碑特别差怎么办?万一票房扑街了怎么办?

    “我对你有信心啊。你是个很棒的导演,阿方索,你不会搞砸的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阿方索·卡隆盯着威廉看了三秒钟,才确定这句听起来像是开玩笑的话,真的不是玩笑。对方的眼神和语气都是认真的,他还不至于看不出来。

    这份信任让他有点受宠若惊,真的。

    和威廉·布兰德利合作过著名导演那么多,詹姆斯·卡梅隆、史蒂文·斯皮尔伯格、朗·霍华德、安·李、大卫·芬奇等等,其中不乏阿方索·卡隆也很崇拜敬仰的导演,而现在威廉称赞他,就好像在对方眼里他和那些名导差不多一样,对在好莱坞还没站稳脚跟的阿方索·卡隆来说,他真没有得到过过哪个Alist演员如此的欣赏。——尤其对方还是刚刚拿了奥斯卡影帝的威廉·布兰德利——实话说,Blist都没有,好莱坞的“明星制”让名气不足的导演面对大明星主演时一点底气都没有,甚至如果双方闹矛盾,导演被换掉的可能性也比主演被换掉大。

    而关于继续执导《哈利·波特与火焰杯》的提议……阿方索·卡隆不由深思起来。

    好莱坞是世界电影文化产业中心,每年都有不计其数的导演演员从全球各地来到好莱坞寻找机会,但好莱坞的资源却不是无限的,机会的分配也是不均衡的,美国人得到的机会自然是最多,剩下的外籍人士中,虽然英国媒体总是在抱怨英国演员在好莱坞受到歧视,但事实上,除开本土美国人,在好莱坞混的最好的就是英国人了,其次是加拿大、澳大利亚这些讲英语的英联邦国家,再往后才是欧洲国家、美洲国家和亚洲国家。

    这不是说外国人在好莱坞不会成功,真正有能力的人在哪里都能出头,只是在好莱坞,非美国人的起步更难、机会更少、成名过程更艰难些,就比如阿方索·卡隆自己,91年他因处女作长片《爱在歇斯底里时》在多伦多电影节大获成功而引起好莱坞制片人的关注,打开了通往美国的大门,但在来到洛杉矶后,阿方索·卡隆的导演之路却变得更加曲折,他梦想的电影拍摄计划屡屡落空,能接触到的只有几个B级片合约,大制片们并没有因为他的才华而青睐于他。